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杨花》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飘零的景象,充满了哀婉与凄美之情。

开篇“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诗人以“飘零”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杨花随风而散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接着,“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几句,通过风、雨、云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是杨花在风雨中挣扎求存,却始终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一句,将杨花比作春日的伴侣,但最终只能在夕阳下与残红相遇,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接下来,“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则表达了杨花虽已凋零,但仍不甘心沉寂,试图再次飞翔,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杨花的飘零与人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慨。最后,“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几句,通过与月、梅、雪等意象的结合,营造了一种高洁、清冷的意境,象征着杨花虽遭逢不幸,却依然保持着高雅的品格。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则是全词情感的高潮,将杨花的飘零与人的愁绪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深刻。最后,“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以池畔的青草与杨花的泪痕为结,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飘零之感,也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与悲伤并存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对杨花飘零景象的描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哀而不伤、悲而不绝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五首(其二)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水调歌头五首(其五)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塞。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

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

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菩萨蛮

鹧鸪飞上罗襦绣,银屏春向夗央透。

香袅鬓花风,玉钗胡蝶红。

柳丝千种碧,窈窕吴山色。

山色正如眉,销残春不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