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江城子》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情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张惠言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郁的艺术氛围。

首句“碧云无渡碧天沉”以碧云和碧天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映射。接着,“是湖心,是侬心”,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情感的中心所在——湖心,同时也是她内心的深处。这种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湖水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主人公似乎在说,即使道路已经断绝,她的心仍然紧紧地与湖相连,与爱情相系。这里不仅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坚守,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则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她相信,尽管现在道路似乎已断,但只要郎君愿意,总能找到通往她心中的路。同时,她对自己居住之地的描述,以“柳如金”来象征,既表现了环境的优美,也隐喻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将情感推向高潮。两位主人公站在南高峰上,彼此相望,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与思念。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相聚的期盼。

最后,“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一句,既是建议,也是安慰。它鼓励郎君在感到忧愁时,可以去北峰寻找慰藉,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连结,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时间的流逝中,两人的身影化为石像,永恒地守望着彼此。这一场景既是对长久爱情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情感恒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它不仅是一首情诗,更是一曲对生命、爱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颂歌。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鹧鸪飞上罗襦绣,银屏春向夗央透。

香袅鬓花风,玉钗胡蝶红。

柳丝千种碧,窈窕吴山色。

山色正如眉,销残春不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花非花

花非花,月非月。难得开,容易缺。

眉痕锁梦压花情,心影当春看月出。

形式: 词牌: 花非花

水龙吟.荷花为子掞赋

西洲一夜温香,随风和梦枝头住。

红衣翠袖,何人知道,横塘日暮。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

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摸鱼儿.过天香楼,忆同崔格卿旧游,感而赋此

镇三年、看花一度,人生几回朝暮。

欢情容易愁中过,偏是愁人记取。

花深处,是往日、分红瞥翠曾游路。旧时鸥鹭。

若问我凄凉,酒徒一散,寂寞委黄土。

百年事,休说重来非故,当时感慨何许!

尊前万柄新妆拥,明日乱红无数。

天也误,怎不许、清秋一例萎风雨。问花无语。

但倚尽危阑,斜阳漠漠,独自下楼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