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和苏坚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鹊桥仙·七夕和苏坚》,以乘槎归去的想象,描绘了成都江河的壮丽景色,以及与友人共度七夕的情景。"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诗人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乘舟溯流而上的画面,暗示着对远方成都的怀念和对眼前江河的赞叹。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节日之际共同创作诗歌,寓意着友谊与才情的交流,以及对织女和鸳鸯的美好寄托。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意味着他们将传承古老的乐章,创新出新的旋律,展现出诗人自信和豪放的性格。

最后两句"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诗人以儿童般的欢乐心情,展望七夕之夜的热闹景象,朱楼彩舫、乞巧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展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文人风范,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庚午重九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好事近.西湖夜归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