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用不到去歌唱离情别绪的《阳关曲》,钱公永英俊杰出,宴会就要结束了。会稽郡会稽山郊外的地方,隐隐约约间真是秀丽的奇观啊。
北面的大平原,在茫茫的天空中,太阳要落山了,但还迟迟不下,好像被远山衔住一半而行步不前一般。再看那辽阔湖面上,正有一只帆船孤孤单单地驶向远方。我默默唱着《阳关三叠》曲,君合着末章乐曲,一句话也没有,只有共同目送着天际的西飞之雁。

注释

阳关:即琴曲《阳关曲》。
又名《阳关三叠》。
风流公子:指钱公永。
谓其英俊杰出,富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秦山禹甸:秦山,指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因秦始皇曾登临,故称。
禹甸:杭州为古代会稽郡,相传夏禹死于此处,故称。
甸:郊外地方。
缥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貌。
我歌君乱:(宋)傅斡《注坡词》注云:“言之不足故歌,歌之不足则乱。
乱者,理也,重理一篇之意。
故古之词赋多著乱词于末章,如楚辞之类是也。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中的片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莫唱阳关"一句,借用了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示了送别的场景,提醒友人不要过于伤感。"风流公子方终宴"则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氛围,暗示离别即将来临。

"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山水之美来增添离别的诗意,让离愁在美景中显得不那么沉重。"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夕阳西下,山峰与落日相接,象征着友人的行程即将远去。

"孤帆远"直接描写了友人离去的情景,"我歌君乱"则是诗人以歌声表达对友人的深情挽留和祝福,而"一送西飞雁"则以雁南飞的形象,寄托了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愿。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苏轼送别诗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西湖夜归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