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卿

歌舞如云四散飞,东园篮舆醉归时。

细看春色低红烛,仰折花枝坠接䍦。

仙李回风转长袖,野桃侵雨浸燕脂。

夜长昼短知行乐,不负君家乐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舞者歌声像云朵般四处飘散,乘着东园的篮舆喝醉归来。
仔细观赏春天景色,红烛低垂映照,抬头摘花,花瓣落在衣襟上。
仙李树在风中摇曳,长袖翻飞,野桃花被雨水打湿,颜色如胭脂。
夜晚漫长白天短暂,懂得享受生活乐趣,不辜负你家的乐府诗篇。

注释

歌舞:舞蹈和歌唱。
如云:像云朵一样。
四散飞:四处飘散。
东园:东边的园林。
篮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小车。
春色:春天的景色。
低红烛:低垂的红色蜡烛。
接䍦:衣襟,这里指花瓣落下。
仙李:传说中的仙人所种的李树。
回风:风吹过时的旋转。
野桃:野生的桃花。
浸燕脂:被雨水打湿,颜色像胭脂。
夜长昼短:夏季白天短夜晚长。
知行乐:懂得享受生活。
不负:不辜负。
君家:你的家。
乐府诗:古代宫廷或民间的音乐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归来的欢乐场景。首句“歌舞如云四散飞”,形象地写出宴会中热闹欢腾的气氛,仿佛歌舞升平,如同云朵般飘散。接着,“东园篮舆醉归时”描述了主人乘坐着竹编的篮舆,带着微醺的状态回家,体现了宴饮的畅快与随意。

诗人细致观察周围景色,注意到“春色低红烛”,暗示夜色渐深,但红烛依然照亮了低垂的花朵,营造出温馨而朦胧的氛围。他“仰折花枝坠接䍦”,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对春花的喜爱,也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仙李回风转长袖”运用了比喻,将李树的花朵随风摇曳比作仙子的长袖飘动,增添了浪漫和诗意。而“野桃侵雨浸燕脂”则描绘了野外桃花在雨中娇艳欲滴,犹如女子的胭脂,进一步渲染了春色的动人。

最后两句“夜长昼短知行乐,不负君家乐府诗”,诗人感慨时光易逝,夜晚短暂,白天亦然,因此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生活,不辜负主人家的乐府诗篇所赋予的欢乐主题。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雅兴与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宋乔年真赞

士之坎壈,以其智多。

因坎壈以为师,用其多以见己。

相遭于功名之会,图像麒麟。

独行于寂寞之滨,照影溪壑。

大者四时尔,小者风雨尔,岂真我哉。

形式:

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形式:

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轩庭坚集句咏之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

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

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形式: 古风

张子谦写予真请自赞

见人金玉满堂而不贪,看人凤阁鸾台而不妒。

自疑是南岳懒瓒师,人言是前身黄叔度。

形式: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