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宋子勃的评价,通过描绘宋子勃的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展现出他的超然与洒脱。"宋子勃窣,心有古镜",形容他内心清澈如古镜,洞察世事;"朝四暮三,为笑不竞",暗示他不拘泥于世俗规则,笑对人生变化;"放一捻一,犹著禅病",表达他对禅宗的理解和修行,即使有所放下,仍有禅意在心;"探丸起死,味药知性",比喻他深谙人性,智慧过人。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宋子勃面对忧患时的豁达,"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表明他能将烦恼寄托于音乐和自然之中。"脱冠袒裼,扪虱应客",形象地展示了他的率真和不拘小节;"目如愁胡,拊髀而呼",则刻画出他深思熟虑后的激情。

最后,诗人认为宋子勃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自由,"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后怏于心与",表达了对宋子勃内心的满足和快乐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宋子勃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轩庭坚集句咏之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

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

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形式: 古风

张子谦写予真请自赞

见人金玉满堂而不贪,看人凤阁鸾台而不妒。

自疑是南岳懒瓒师,人言是前身黄叔度。

形式: 押[遇]韵

戒杀诗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拟古乐府长相思寄黄几复

江南江北春水长,中有一人遥相望。

字曰金兰服众芳,妙歌扬声倾满堂。

满堂动色不入耳,四海知音能有几。

惟予与汝交莫逆,心期那閒千万里。

欲凭绿水之双鱼,为寄腹中之素书。

溪回屿转恐失路,夜半不眠起踌躇。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