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处士

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

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向东离开茅峰向北前往秦国,
在梅仙的书籍中提及的那个真正的仙人。

注释

东:方向,向东。
别:离开。
茅峰:地名,可能指茅山或类似名山。
北:方向,向北。
去:前往。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指秦国。
梅仙:传说中的仙人,可能指梅福或其他有此称谓的人物。
书:书籍。
里:里面。
说:提及,讲述。
真人:道教对高人或仙人的称呼。
白头:形容人的头发已白,指年老。
主印:掌管印章,可能指官职或权力象征。
青:绿色,代指青山。
山下:山脚下。
虽:即使。
遇:遇见。
唐生:可能指唐代某人,也可能泛指有学问的人。
不:否定词,表示不。
敢:敢于。
亲:亲近,接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开篇“东别茅峰北去秦”两句,设定了一个空间背景,茅峰乃是古时著名山峰之一,这里用以指代诗人远行的方向,北上至秦地,传递出一种离别之情。紧接着“梅仙书里说真人”一句,则引出了诗中的关键人物——梅仙,即梅尧臣,他是一位道教真人,被誉为得道高士。在此,词人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梅仙的敬仰之情。

“白头主印青山下”一句,描绘了一位长者在青山绿水间留下的印记,可能暗指梅尧臣或诗人自身对自然山水的归隐之心。末尾两句“虽遇唐生不敢亲”,则表现了词人对于高洁人物的敬畏之情,即便是与梅仙这般高洁的人物相遇,也不敢贸然攀亲,反映出诗人内心对品格高尚者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格理想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隐逸生活以及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鹭鸶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

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日登樟亭驿楼

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

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天津北望劳。

寒水欲春冰彩薄,晓山初霁雪峰高。

楼形向日攒飞凤,宫势凌波压抃鳌。

空锁烟霞绝巡幸,周人谁识郁金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卜居招书侣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

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

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