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

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

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

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咏史》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世道人心、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世道两相丧,道与世污隆”开篇即揭示了世道人心的双重性,道德与社会风气相互影响,彼此消长。接着,“显晦各有定,何用关穷通”指出显赫与隐退各有其定数,与个人命运的通达与否无关,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控性。

“大圣戒失时,从事难为工”引用大圣人的教诲,告诫人们行事需把握时机,否则难以成功。紧接着,“仲连执高节,坐却帝秦功”通过战国时期著名义士田单的故事,赞扬其坚守高洁的气节,拒绝助纣为虐,即使因此未能成就帝秦之功,也彰显了高尚的人格。

“相如双白璧,入楚遂成纵”提到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双璧献楚王,最终成就了一段佳话。这反映了才华横溢之人,有时只需适时展现,便能获得认可和成功。

“范雎羁旅客,一朝举国从”讲述战国时期谋士范雎的故事,他虽曾是流亡者,但凭借智慧和策略,最终被秦国接纳并受到重用,一朝成为国家的栋梁。这表明机遇与个人能力同样重要。

最后,“苟为万乘器,何用根抵容”总结道,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足以影响国家的力量(“万乘器”),那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无需过分在意出身或基础条件(“根抵容”)。此言强调了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咏史》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探讨了道德、机遇、才能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陈仲慈叔慈兄弟见讯

隐居清溪上,小结长林亭。

开窗望远岫,夜闻栖乌鸣。

行吟聊散发,临流濯长缨。

感物兴嗟叹,愁与病交并。

缠绵虚岁月,颜容瘁且零。

夙昔二三子,隔若参商星。

非君情谊笃,寄远难为情。

缱绻思良友,中怀涕泪零。

是用感明德,薄言申微诚。

形式: 古风

题漓山图寄寿张京兆羽王先生

群峰挺西粤,漓山最峥嵘。

桂水襟其侧,东汇入沧溟。

瞻彼山且高,俯彼水且清。

高清杳难及,谁藏吏隐名。

山以振其衣,水以濯其缨。

卜筑岩栖胜,开窗听泉鸣。

和之以归鸟,高调等箫笙。

左袖挹浮丘,右手招广成。

晨饮芳兰露,暮掇紫芝英。

蚤谢樊丘辈,已得觅仙灵。

顾余抱微尚,恨不会盖倾。

薄言申至理,聊寄中心诚。

形式: 古风

送别傅贞甫纯甫二首(其一)

素秋何萧萧,北风吹野草。

四壁寒蛩鸣,窗前明月皎。

明月尚在床,游子怀远道。

晨起视众星,临岐苦别早。

为乐当及时,颜容易凋老。

形式: 古风

送别傅贞甫纯甫二首(其二)

黄鹄求双飞,千里鸣其匹。

胡马厉北风,踯躅悲相失。

何况同心人,分飞各南北。

携酒上河梁,纵饮无颜色。

行矣此二子,勖哉崇明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