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意赋咏姑借梅为喻送行则无一字不著题此本分事不妨大亲切也策将安取绍兴十四年十二月一日

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

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

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

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

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

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形式: 古风

翻译

策杖行走于寒瘦的枯梅枝头,梅花盛开时唤起我作诗的灵感。
我的诗中充满哀伤,仿佛失去了创作的意愿,借梅花来传达我的情感。
梅花似乎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桃花纷飞仿佛在举行一场佛事。
长久以来,梅花孤独清冷,只有自己知晓,今日相见又会如何呢?
如同佛陀迦叶慧眼独具,谁能像我一样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我愿普告世间众人,欣赏这春光,期待南枝能被如来之手所接纳。

注释

策骨:拄杖行走。
寒瘦:形容环境或梅枝的清冷。
梅枝:梅花树枝。
徵:召唤,启发。
悲瘁:悲伤憔悴。
佛事:比喻庄严神圣的活动。
千年冷落:长久的孤寂。
今日相看:今日相见的情景。
迦叶:佛教中的智慧人物。
上首:首位,领导者。
普令:普遍告知。
瞿昙:对佛陀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冯时行所作,充满了深沉的悲凉和无尽的思念。开篇"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在严冬之中依然傲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梅花开时徵我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梅花的力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接下来的"我诗悲瘁作无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借梅代我陈其词"更是直接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梅花来传达自己无法言说的苦楚。"梅云最先得春意"则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美丽画面,但紧接着的"桃花乱搀作佛事"却又带有一丝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中的"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透露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友人的别离时所产生的无尽思念和悲凉。"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则是诗人自比为敏锐的人,能够洞察世事,先于他人感受到痛苦。

最后的"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让世人了解春天的美好,而"南枝待入瞿昙手"则是对友人的送别之情,预示着友人将要离开,而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是一篇情深意长、意境高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花十绝(其四)

老来著意惜馀年,时世那堪急似弦。

敌面被春将一岁,又随风叶去翩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谢益仲惠黄鸡苦笋新茶三物书意勤渠欲索鄙制仍首赞仆之谈咏颇窥玄窟以诗谢之

明月山中谢惠连,远将何物饷柴门。

仙归碧落鸡遗种,龙入丹渊竹有孙。

欲索风骚供咏味,仍分雪乳涤蒙昏。

殷勤雅意知何报,待把禅宗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谢素师惠二石

素师为我良古僻,野性乖疏无与适。

呼门投我清净友,翻是巴江两好石。

一石形作巢莲龟,近人团圆生素迹。

皎如孤月流清空,光逐一星斜辟易。

一石初似瓜色黄,年来应被天公劈。

枯松说与连理心,参差再合如胶漆。

两石相逢已投分,何消引我为俦敌。

与君倾盖便忘年,未害吾人缚禅寂。

方今宰相真儒生,议割三关厌夷狄。

祖宗土宇安生灵,幸以艰难念开辟。

天畿要险壮中华,一日捐之良足惜。

争如推毂老将军,远煽天风驱退鹢。

我虽孺子亦有知,不惮下圯传履舄。

嗟尔两石如有神,尚父兵书欣所习。

不应默默斋阁闲,相对人间夜寥阒。

形式: 古风

遗夔门故旧

蜀江迸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较力,究转稍肯开东隈。

山气盛豪水气怒,二气停滀成胚胎。

离骚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钟英才。

晔晔令君出此地,得非千岁之根荄。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

人言富贵出长年,拭眼看君出奇伟。

功名落落麒麟阁,公当不负山与水。

如我顽钝何为者,剩买耕牛老东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