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

屈盘未转坡陀尽,苍翠忽从怀抱生。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

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入山林时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草露蛛丝晴日明”以清晨的阳光照耀下,草叶上的露珠和蜘蛛网上晶莹的蛛丝为切入点,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围。接着,“乱虫秋意有先声”一句,通过描述秋天到来时各种昆虫的活动,暗示季节的更替,同时也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屈盘未转坡陀尽,苍翠忽从怀抱生”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转换,由山势的曲折蜿蜒到眼前突然呈现的苍翠之色,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与感动。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与敬畏。

“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道路的曲折与云雾的变化,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最后,“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一句,诗人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感慨。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山中月夕

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楼

独倚危阑数鬓毛,一帘轻燕晚凉高。

云移山影乱初定,雨带风声来渐豪。

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间何事不秋毫。

远游未尽平生兴,几欲狂歌续楚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晓出西塘

塘水随人缓步行,哀湍激石故轻清。

太行秾秀霜洗净,全赵规模天凿成。

偶为登临发悲咏,忽从毛发散秋声。

殷勤莫尽樽中酒,留到青山佳处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楼

登临秋思动乡关,展尽晴波落照间。

叹老自非缘白发,爱閒元不为青山。

几经分合世良苦,不管兴亡天自閒。

初拟凭阑浩歌发,壮怀空与白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