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南山寺约汪宪

天开三十六宫春,又见阶蓂七叶新。

雨足剪来齐麦垄,时和看不断游轮。

记曾英簜为使客,却拥朱轓作主人。

客主何常均寄耳,系边认取本来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春天在三十六座宫殿中展开,又看见台阶边的蓂荚长出七片新叶。
雨水充足,麦田如剪刀修剪般整齐,时节和顺,游船络绎不绝。
回忆起往昔我作为使者,如今却成为主人迎接宾客。
客人与主人的角色时常变换,只需明白,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认清自己的本真身份。

注释

三十六宫:古代皇宫的代称,表示皇城规模宏大。
阶蓂:古代一种植物,叶子每年生出七片,象征着月份的更迭。
雨足:雨水充足,形容农业丰收的景象。
游轮:古代指船只,这里可能指过往的行人或船只。
英簜:古代使臣出行时所持的旌节。
朱轓:古代官员乘坐的红色车驾,象征尊贵。
客主:客人与主人,这里比喻角色转换。
本来身:指人的本质或真实的自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身处南山寺的景象。"天开三十六宫春"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仿佛天地间宫殿般的美景都被春色装点。"阶蓂七叶新"则象征着时光流转,新年的气息浓厚,暗示着万象更新。

"雨足剪来齐麦垄"描绘了雨水充足后,麦田整齐如画的丰收之景,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富饶。"时和看不断游轮"则寓言着时节适宜,游船络绎不绝,增添了生活的热闹与活力。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作为使者出使他地,现在却成为南山寺的主人,身份转换之间流露出人生的无常感。"客主何常均寄耳"表达了世事变迁,身份地位并非永恒不变,而"系边认取本来身"则是对回归本真、顺应自然的哲理思考,提醒人们要认清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经历和哲理感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四日夜约客月下有赋

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

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

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

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十四夜月用旧作韵呈诸友

鬓发成宣面欲黎,逢人耻诵故年诗。

才看震象应知满,未睹乾爻已识亏。

止处光明浑在里,偶然显晦谩随时。

风光流转浑閒事,要与知心结久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巳日约同僚过蟆颐晚视新开横江堰

朏魄双交气候新,古今为乐属兹辰。

兰堂坐上皆豪逸,韦曲水边多丽人。

顾我未能真免俗,邀宾聊复共行春。

却因游豫思民事,检校城东白虎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刘左史同别杨少卿于南郊舟中用宋兵部韵

玉龙老子访仙鹤,冲佑散人归瑞乌。

俗事祇今长刺促,可人自昔费招呼。

忧时恨不百子骏,背我宁堪二大夫。

舣纁黄昏不成别,画成江上送行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