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其八)

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翻译

石头里藏着金子,谁能分辨出来呢?游客们只看到苔藓斑驳的痕迹。
然而,被一个石像人看穿了秘密,金子被装上铁船,运进了洞庭山。

注释

石里藏金:隐藏在石头中的珍贵物品。
辨别:识别,分辨。
游人:游客。
藓痕斑:苔藓覆盖的斑点。
石人:雕刻成人的石头像。
窥得破:看穿,发现。
铁船:用铁制成的船只。
洞庭山:古代湖名,今指湖南洞庭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嗣宗所作的《颂古二十六首》中的第八首。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块藏有金子的石头,寻常游人只能看到其表面的青苔斑驳,未能察觉其内在的价值。然而,"石人"(可能象征智慧或洞察力)却能看穿这层表象,揭示出金子的存在。最后,这珍贵的金子被比喻为"铁船",暗示着经过艰难的过程,被运送到神秘的"洞庭山",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悟道或是宝藏的隐秘之处。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景象和自然意象,传达了对智慧和内在宝藏的探寻与发现的主题,体现了禅宗诗歌的含蓄和象征性。

收录诗词(32)

释嗣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六首(其四)

不是风幡不是心,祖师正眼只如今。

如今不识山河碍,识得如今海岳沉。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

一见明星梦便回,千年桃核长青梅。

虽然不是调羹味,曾与将军止渴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三首(其三)二祖得髓

弟昆各自逞功能,独有家兄彻骨贫。

三拜起来无一语,鼻孔累垂盖上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颂古三首(其二)香严击竹

粥饭随时养病躯,本无迷悟可关渠。

无端击著庵前竹,直至如今在半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