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返本还元已到乾,能升能降号飞仙。
一阳生是兴功日,九转周为得道年。
炼药但寻金里水,安炉先立地中天。
此中便是还丹理,不遇奇人誓莫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类诗歌。诗中充满了道家修炼之法的奥秘和象征。
"返本还元已到乾,能升能降号飞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回归自然、本源的修炼境界,"乾"指的是《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了天、纯阳之气,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层面的高度。"能升能降"则显示出一种自由自在的能力,如同飞仙一般。
"一阳生是兴功日,九转周为得道年。" 这两句讲的是内丹修炼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阴阳转换。一阳生的意思是指阳气的萌发,这在内丹中被视作一种大功之始。而"九转"则可能暗示了修炼过程中的层次或循环。
"炼药但寻金里水,安炉先立地中天。"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内丹修炼的实践方法。"炼药"指的是通过炼制药物(或是象征性的精神修持)来达到修炼的目的,而"金里水"则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纯净和精华。"安炉先立地中天"则强调了在修炼过程中要确立一个稳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中心。
"此中便是还丹理,不遇奇人誓莫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修炼智慧和方法的珍视与保密。他认为这是一种深奥的道理,如果不是遇到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是不会轻易传授的。
吕岩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一种对内丹修炼极为精湛的理解,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精神追求的敬畏之心。
不详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春尽闲闲过落花,一回舞剑一吁嗟。
常忧白日光阴促,每恨青天道路赊。
本志不求名与利,元心只慕水兼霞。
世间万种浮沈事,达理谁能似我家。
飞龙九五已升天,次第还当赤帝权。
喜遇汞珠凝正午,幸逢铅母结重玄。
狂猿自伏何须炼,野马亲调不着鞭。
炼就一丸天上药,顿然心地永刚坚。
举世何人悟我家,我家别是一荣华。
盈箱贮积登仙录,满室收藏伏火砂。
顿饮长生天上酒,常栽不死洞中花。
凡流若问吾生计,遍地纷纷五彩霞。
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玉帝乡。
金鼎炼来多外白,玉虚烹处彻中黄。
始知青帝离宫住,方信金精水府藏。
流俗要求玄妙理,参同契有两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