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老咏桧古风次韵

古井千尺深,而无一寸波。

古桧荫其旁,愔愔长铜柯。

明堂一柱难,如此梁栋何。

匠石久袖手,高岑郁峨峨。

天风一披拂,剑佩相戛磨。

不愿为阿房,千门贮秦娥。

愿作寒士庇,渠渠共婆娑。

吁嗟不相贷,飞轮迫羲和。

谁欤荐轮囷,万牛未为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古井与古桧为喻,描绘了深邃静谧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古井的深邃与无波,以及古桧的坚韧与沉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力量之美。

“古井千尺深,而无一寸波。” 开篇即以古井起兴,深邃的井水象征着内心的深沉与平静,而“无一寸波”则强调了这种平静的纯粹与深远,暗示了人生的内在世界往往比表面更为复杂且深不可测。

接着,“古桧荫其旁,愔愔长铜柯。” 描述了古桧树在井边生长的情景,树干如铜般坚硬,象征着岁月的磨砺并未削弱其生命力,反而使其更加坚韧不拔。这里暗含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的转折。

“明堂一柱难,如此梁栋何。” 这一句将古桧与建筑中的重要构件相联系,表达了对古桧作为支撑力量的敬仰。然而,紧接着的“匠石久袖手,高岑郁峨峨。” 则引入了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似乎在说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也无法完全理解或利用古桧的全部价值,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某种隔阂或不平等。

“天风一披拂,剑佩相戛磨。” 描述了自然界的风吹过,仿佛是天地间的一种对话,剑佩的相互碰撞象征着力量的交流与融合。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对内在精神力量的追求与展现。

“不愿为阿房,千门贮秦娥。” 通过对比阿房宫的奢华与古桧的朴素,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在价值的向往,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愿作寒士庇,渠渠共婆娑。” 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像古桧一样,为他人提供庇护,与世无争,共同生活的愿望。

最后,“吁嗟不相贷,飞轮迫羲和。谁欤荐轮囷,万牛未为多。” 这几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能够理解并珍惜自然与生命价值的人的呼唤。诗人似乎在说,时间无情,但仍有希望找到那些愿意欣赏并保护自然美的灵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坚韧、和谐与时间流转的感悟。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大用分韵得对字

离群易兴怀,会面即忻对。

兹岂非人情,况复是吾辈。

稍稍不晤语,毣毣已心愦。

世态炎复凉,画事素先缋。

馀子纷珷玞,良友抵珍琲。

仲方真小难,煮糜是所爱。

有作窥古淡,如女洗妆黛。

亦尝和宫徵,惜不听环佩。

是举终当了,此事可使废。

转庵传分韵,容成忆同载。

肝胆徒轮囷,酬酢任瑕类。

形式: 古风

次韵陈大用

林峦迫摇落,卉木见槎梗。

物当各归根,人盍思退省。

我今幸投閒,日力竞俄顷。

阖户思寡过,出户忘造请。

第知龟藏六,大似蛙坎井。

佳客车枉门,好语裘挈领。

遽发醯鸡覆,如脱孤㹠阱。

见道乏新硎,导窾昧微綮。

元方擅能事,转庵互规警。

倡酬传五字,玩味消百眚。

盘餐共粗粝,轩窗临阒静。

恨方厉霜风,惜不行蔗境。

何当历崟岑,相与忘畛町。

江山开伟观,华盖登绝顶。

形式: 古风

与同社游山园次翁常之韵

眷言太玉峰,本是仙佛宅。

端视俨若屏,侧睨展如翼。

洞府何渺茫,传闻见图画。

疆理虽东瓯,题品经谢客。

至今味篇咏,当时想游历。

顾我本萍泛,买邻寓栖息。

江山自呈露,卉木因种植。

凿岩得泉香,拓户见山色。

佳客入庭户,英气来几席。

幽葩芬石根,好鸟弦坐侧。

拄笏山之西,拿舟江以北。

明月浮可捉,疏星挂堪摘。

拂晨天宇净,出海阳乌赤。

脩岚烁紫翠,远目眩朱碧。

崚嶒双塔影,突兀古殿脊。

媚川溟渤宽,绝境天地窄。

前贤未尝亡,胜趣何有极。

兹时届清和,同社共推激。

肯为终日留,喜免重城隔。

长歌响林坰,妙语出金石。

尔汝合忘形,拘挛非远识。

莫嗔惊著汝,试问今何夕。

曹刘墙可短,丘崖肩可拍。

却笑山阴会,翻悲昔人迹。

喻指孰非是,计马谁失得。

明当新诗来,勿惮难韵迫。

趣归不匆忙,馀兴犹襞积。

感君吐琼瑰,为我写胸臆。

形式: 古风

六月十五日西湖夜泛高炳如集客赵临安蟠老致饷同游者陈可行杨少云李元德王顺伯何绍彭张宗尹杨氏子弟侍僧方与焉次炳如韵

西湖著明月,万象各偃伏。

夙昔湖上游,赓酬动盈束。

未有夜泛诗,此诺吾屡宿。

剥啄闻招呼,纵臾戒行速。

读君纸三过,洗我愁万斛。

行行正作意,在在堪刮目。

山光真起予,过雨俨新浴。

精蓝憩深幽,疏篁庇脩绿。

棋声节风瓯,参差自成曲。

睡乍味觉甜,语软气能馥。

老僧与客忘,谛紬楞严轴。

小立水花净,一堤良意足。

方舟晓兴动,篙人听回复。

薰风散金波,心境两愁独。

是中有妙句,万古无管属。

诗家高书记,前赵今鲍叔。

归来要推敲,遣饷到林谷。

陈榻初解悬,膺门契仍笃。

不遗太学蕃,王杨共高躅。

陆笑阿戎谈,足以侍几牍。

支郎更可人,啖蔬如啖肉。

而我厕髯张,形骸愧珠玉。

敢逃清白眼,仅免朱丹毂。

明朝软红中,清游梦应续。

未叹终滞淹,湖山已收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