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为人题帘上画松

五鬣苍然入画图。一湾流水带平芜。

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

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

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鉴赏

这首《山花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开篇“五鬣苍然入画图”,以“五鬣”形容松树的形态,形象地勾勒出松树苍劲有力的姿态,仿佛直接跃入画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一湾流水带平芜”则引入了水的元素,流水与平芜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一句,将视线拉回至夜晚的海浪,通过“惊涛”和“响金铺”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海浪拍打岸边的壮丽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听觉元素,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这里运用了拟声词“响金铺”,形象地表现了海浪撞击岸边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金铺落地般清脆悦耳。

接下来,“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两句,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天台山,那里有着同样苍劲的松树,其树皮如霜一般洁白,颜色深沉如黛。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空间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共鸣。

最后,“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以具体的景物为线索,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一个特定的位置——溪南桥畔的第三株松树。这种设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象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静谧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山花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玉连环.水仙

盈盈似隔红尘路。陈王休赋。

黄昏不是乍闻香,月底更无寻处。静掩绣帘朱户。

更听微雨。青溪溪畔女郎祠,仿佛见、魂来去。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留春令.感旧

簸钱堂上,避人羞傍,樱桃花树。

半篙春水送蒲帆,便没个、相逢处。

今古伤心常如许。紫玉成烟苦。

不是垂杨惯飞绵,被几阵、东风误。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望江南.代泉下人语二首(其一)

黄垆沓,寂寂恨难穷。

荒草路迷寒食雨,白杨声乱纸钱风。掩泪拜残钟。

繁华歇,金屋梦魂中。

陌上人归翁仲语,林边火入宝衣空。土气蚀青铜。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代泉下人语二首(其二)

呜咽水,肠断为谁流。

磷火不随山雨暗,蛩声常伴故人愁。白骨怯清秋。

千年事,零落委荒丘。

青塳魂归环佩冷,珠襦香散土花留。无语泣长楸。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