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
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
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又击毬》。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一场盛大的宴会或游乐活动的情景。
“肃奉乘轺命”开篇便展示了一种庄重而隆重的氛围,“轺”是古代车辆的一种,通常用于官员出行,这里“奉”字表明是一种命令或安排。紧接着的“仍陪戏马游”,则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宴会中人们可能在参与一项娱乐活动,而这项活动很可能与骑乘有关。
下两句“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继续描述了这种集体活动的画面,“朋”指朋友或同伴,这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和团体间的互动。"势合"则表现了一种力量的聚合或共同目标的达成。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中的“顾盼”意味着人们在观望什么,“华星”可能是指璀璨之物或者精美的装饰,而“紫电流”则带有一种超自然或壮丽的景象,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形容宴会上的灯火、烟花或其他光彩夺目的场面。
最后两句“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享受,以及对宾客特别是使臣的尊贵接待。"良因"意味着美好的缘故,而"礼接"则强调了这种接待的正式与隆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展现了一场盛大宴会中的热闹与豪华,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享乐生活和外交活动的一种态度。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寒梅犯雪荣,大隐久专名。
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
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
响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
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