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永真杜作翱少府

蓝袍竹简佐琴堂,县僻人稀觉日长。

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鬓毛苍。

闲寻野寺听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阳。

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身着蓝色官袍在竹简陪伴的琴堂,偏远小县人烟稀少,感觉日子漫长。
我喜爱宁静,不嫌官职清冷,沉醉于诗歌创作,任由白发增添。
闲暇时寻找野寺,聆听秋天的流水声,寄情僧窗,直到夕阳西下。
振翅高飞定会直上云霄,放下渔竿,不必再眷恋江湖的浮生。

注释

蓝袍:官服。
竹简:古代书写工具。
琴堂:有琴的厅堂,可能指书房或休闲之地。
日长:日子显得漫长。
官况冷:官职清闲冷清。
鬓毛苍:形容头发斑白。
秋水:秋天的溪流或泉水声。
僧窗:僧人的窗户。
骞翥:形容鸟儿展翅高飞。
霄汉:天空。
沧浪:古时对江河的泛称,这里可能象征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僻静县邑中的生活情景。开篇“蓝袍竹简佐琴堂”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其中“蓝袍”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竹简”象征着书卷和学问,“佐琴堂”则是一个可以安心读书、弹琴的地方。

接着“县僻人稀觉日长”,表现出时间在这里似乎变得缓慢,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放慢。诗人不以官职为重,而是享受这份静谧,“爱静不嫌官况冷”,其中“冷”字暗示了世俗对其官职地位的忽视,但诗人并不在乎。

“苦吟从听鬓毛苍”一句,通过对诗歌或文学作品的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鬓毛苍”则是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象征。这里的“苦吟”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艺术享受。

下片转向自然景物,“闲寻野寺听秋水”,诗人在寻访偏远的寺庙,聆听秋天流淌的水声,这里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融入。紧接着“寄睡僧窗到夕阳”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僧侣的世界中,直至日落时分。

最后两句“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诗人以高远的志向比喻自己像大鹏一样飞向远方,而“渔竿”则象征着隐逸生活。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赠朐山孙明府

县庭无事似山斋,满砌青青旋长苔。

闲抚素琴曹吏散,自烹新茗海僧来。

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闲花用意栽。

几度访君留我醉,瓮香皆值酒新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朐山杨宰

讼闲徵赋毕,吏散卷帘时。

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

得诗书落叶,煮茗汲寒池。

化俗功成后,烟霄会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重安寂道者

寒松肌骨鹤心情,混俗陶陶隐姓名。

白发只闻悲短景,红尘谁解信长生。

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每许相亲应计分,琴馀常见话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钟尊师游茅山

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

仙翁物外应相遇,灵药壶中必许分。

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

伊予亦有朝修志,异日遨游愿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