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立本山水图

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

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

金堂石室犹可识,大树小树参天直。

千盘百折分秋毫,木客时与行人遭。

一门通天剑阁险,三峡涨雪瞿塘高。

小舟如凫争入浦,呕哑卧听沝鸣橹。

拾遗近在浣花溪,却面龙湫结茅宇。

豺狼塞路何由通,采芝亦有商山翁。

安得相从向绝境,振衣千仞来天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王立本山水图》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

开篇“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诗人自述对山的喜爱之情,渴望亲临名山大川,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接着“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通过一幅新绘的山水图,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高堂之上,感受秦溪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赞赏和向往。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两句,赞美了古代画家王宰的真迹,将青城、天彭、太白三地的壮丽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山水画的魅力。接下来“金堂石室犹可识,大树小树参天直”,描绘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和挺拔的大树,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千盘百折分秋毫,木客时与行人遭”则展示了山间曲折的道路和与之相伴的自然生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一门通天剑阁险,三峡涨雪瞿塘高”通过剑阁的险峻和瞿塘峡的壮阔,进一步渲染了山水的雄伟气势。

最后,“小舟如凫争入浦,呕哑卧听沝鸣橹”描绘了小舟在水面上穿梭的情景,以及船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拾遗近在浣花溪,却面龙湫结茅宇”则提到诗人杜甫在浣花溪旁的隐居生活,以及面对瀑布建造茅屋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豺狼塞路何由通,采芝亦有商山翁”两句,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艰难处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寻找心灵避难所的愿望。“安得相从向绝境,振衣千仞来天风”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希望与志同道合者一同前往远离尘嚣的绝境,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辰七月十三日书所见

行人渐稀日已没,星堕西南大口月。

一道馀光夜不收,青天万丈金蛇掣。

形式: 古风

题赵仲穆画马

吾闻冀北之马如云照川谷,八尺飞龙在天育。

滦河远幸翠华迟,柳林大猎金鞍簇。

是时四海为一家,东踰日本西流沙。

拂郎近献两骕骦,不数郭家狮子花。

公子前身岂曹霸,一马真轻百金价。

黄金台上倦为客,白发江南随意画。

骝騧骃駓各不同,饮泉龁草落笔工。

君不见龙庭苜蓿与天远,何人更收青海骢。

形式: 古风

送王好问赴春官

君文空桑恊宫徵,我文凡器不悦耳。

早随举子踏槐花,曲江走马秋风里。

院门鱼钥晨未开,白袍鹄立三十士。

风檐落笔誇先成,食叶老蚕春乍起。

樗莆三叫不作卢,白首读书犹未已。

两河草动持干戈,圭星无光作者死。

五门下诏蒐遗村,四月文场酣战蚁。

先生有志复先登,软裘快马入居庸,得意看花丽春市。

上林赋就气凌云,我亦明年献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文从周入京师

文郎气如虹,北上何匆匆。

重经九折坂,复览百步洪。

日月回地底,山河极云中。

有书一万言,欲献明光宫。

蚩尤触山折天柱,百川乱流赤子苦。

龙骧未见下益州,虎旅犹闻驻灵武。

草白风骚骚,跋涉无乃劳。

骅骝识骏骨,鸑鷟非凡毛。

临岐更酌酒,飞雪落征袍。

何以致缒绻,绵带昆吾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