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晟别瀹

世态悠悠合与分,人生总是一浮云。

瘦□悽恻来东野,妙墨淋漓恍右军。

棠峤别时如梦寐,竹林何日共朝曛。

吾今耄矣虽多感,风月相期未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生就像过眼云烟。
瘦削的身影带着凄凉,仿佛东野诗人般忧郁,他的才情犹如右军的豪放洒脱。
在棠峤分别时恍若梦境,何时能与竹林好友共度朝霞?
如今我已老去,虽然感触颇多,但对风月之事仍充满期待。

注释

世态:世间状况。
悠悠:长久、变化不定。
合与分:聚合与分离。
人生:人的生活。
浮云:比喻短暂且易变的事物。
瘦□:形容人消瘦。
悽恻:悲伤凄凉。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以其诗风悲苦著名。
妙墨淋漓:卓越的文笔,挥洒自如。
恍右军:比喻右军(王羲之),赞美其书法才华。
棠峤:地名,可能指具体的送别之地。
梦寐:梦境,比喻不真实的记忆或期望。
竹林:隐士聚居之地,象征友情。
朝曛:早晨的阳光。
耄矣:年老体衰。
感:感慨。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
相期:期待相会。
厌闻:听腻了也不厌烦。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陈晟别瀹》由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世态悠悠合与分"揭示了世间人事的纷繁复杂,既有聚合也有分离。"人生总是一浮云"则以云彩的飘忽不定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

"瘦□悽恻来东野"一句,"瘦□"可能是诗人的自况或形容别离之态,"东野"可能指的是唐朝诗人孟郊,以其凄苦的诗风对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妙墨淋漓恍右军"则是赞美陈晟的文采如同王羲之的书法,挥洒自如,意境深远。

"棠峤别时如梦寐"描绘了离别时的恍惚与梦境般的情景,"竹林何日共朝曛"则借竹林七贤的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相聚时光的期盼。最后,诗人以"吾今耄矣虽多感,风月相期未厌闻"收尾,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对美好的人情风月仍怀有深深的热爱和期待,没有厌倦听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侄溥偶成

玉藤新月照双明,便觉梅天暑溽轻。

两屋清风交□影,一团和气寿家声。

肯陪醉兴林游畅,更喜骚怀草梦成。

向上路头须努力,席门元不困陈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单君范

驹隙光阴自去留,眉头底用著闲愁。

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

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

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八)

山林气骨本来癯,客气乘时敢阚虚。

韩愈无医惟赠遣,宗元何病岂工书。

不烦天女梵花散,自有乡人傩茢除。

到底群邪须一正,请师孔祷莫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七)

浮世憧憧为底忙,百年光景等风狂。

乾坤自隘胸襟豁,言语无多意思长。

但觉高歌同夜酌,未应别赋写春伤。

吾侪渐喜无人识,自做无名草木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