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八)

山林气骨本来癯,客气乘时敢阚虚。

韩愈无医惟赠遣,宗元何病岂工书。

不烦天女梵花散,自有乡人傩茢除。

到底群邪须一正,请师孔祷莫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山林的气质和骨架原本就清瘦,顺应时机的风气怎敢空虚。
韩愈没有良医只有赠送诗文来安慰,柳宗元有何病痛难道擅长书法疗愈。
无需天女散播佛花般的智慧,乡人自会用祛邪的仪式去除病魔。
终究邪恶之事需要正义来纠正,向孔子祈求吧,不要犹豫不决。

注释

山林:指自然环境或隐居生活。
客气:指风气、时势。
阚虚:空虚,指缺乏实质内容。
韩愈:唐代文学家。
赠遣:赠送诗文以表达安慰。
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天女梵花:神话中的仙女散花,比喻智慧或教化。
乡人傩茢:乡间祛邪的习俗,如巫术或民间仪式。
群邪:众多的邪恶之事。
孔祷:向孔子祈求。
踌躇:犹豫。

鉴赏

这首宋诗以山林之风骨自比,表达诗人清瘦孤高的品格。首句“山林气骨本来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清雅气质,"癯"字体现了其简淡的生活态度。第二句“客气乘时敢阚虚”则暗示了诗人不随流俗,坚守内心的原则。

接着,诗人引用韩愈和柳宗元两位历史人物的事例,韩愈虽无良医却以诗文赠友,柳宗元虽患病但并未因此荒废书法,以此说明自己虽面临困境,但仍能保持才情和坚韧。"不烦天女梵花散"暗指诗人无需外在的华丽装饰,"自有乡人傩茢除"则表达了对民间习俗的信任,认为朴素的乡间方法也能祛除内心的困扰。

最后两句,诗人呼吁读者效仿孔子祈求公正,坚定信念,不要犹豫不决,显示出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处世哲学。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七)

浮世憧憧为底忙,百年光景等风狂。

乾坤自隘胸襟豁,言语无多意思长。

但觉高歌同夜酌,未应别赋写春伤。

吾侪渐喜无人识,自做无名草木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六)

欲言心事鼻先酸,最怕清流亦倒澜。

尘路争车甘下泽,雪毛满镜自南冠。

高悬古月看时变,相与春风到岁寒。

案有陶诗须细和,无鱼归铗不须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五)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

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

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

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四)

纷纷万变自鸿荒,人事都归梦一场。

龚胜馀生祇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

山林有味儿亲圃,风雨无眠客对床。

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