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郡城楼送明卿(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首联“徙倚高楼问索居,故人湖海意何如”,诗人独自站立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对故人的思念与关切。他询问着远方的朋友,此刻的心境如何?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情的画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
颔联“樽中十日平原酒,袖里三年蓟北书”,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想象着朋友在远方的生活,或许正举杯畅饮平原上的美酒,或是翻阅着三年前从蓟北带来的书籍。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朋友生活的悠闲与充实,同时也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
颈联“大麓夏云当槛出,石门寒雨过城疏”,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卷。夏日的大山之中,云雾缭绕,仿佛从栏杆间涌出;石门之外,寒雨绵绵,穿过城市,显得格外清冷。这一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与关切,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明朝远道空相忆,那得仍停使者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明天,友人将踏上遥远的旅程,诗人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然而,他希望友人能停下使者的车辆,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以缓解彼此的离愁别绪。这一句充满了无奈与期盼,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友情珍贵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