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其一)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

不是白登诗未解,菲才端自愧卢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其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忠诚与承诺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能实现美好愿望的遗憾之情。

首句“生来一诺比黄金”,形象地表达了承诺的价值如同黄金一般珍贵,强调了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接着,“那肯风尘负此心”则表明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初心和承诺,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不是白登诗未解”,这里的“白登”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点,此处借指某种难以实现的目标或理想。“诗未解”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或实现理想感到困惑或无从下手。这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最后一句“菲才端自愧卢谌”,“菲才”意为微薄的才能,这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像卢谌那样实现宏图大志。卢谌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承诺、理想追求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其二)

苍黄一夜出城门,白刃如霜日色昏。

欲告家中卖黄犊,松江江上去招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淄川行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

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

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形式: 古风

哭顾推官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

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

痛自京师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

与君共三人,独奉南阳帝。

谈笑东胡空,一扫天日翳。

君才本恢宏,阔略人事细。

一疏入人手,几堕猾胡睨。

乃有汉将隙,因掉三寸说。

主帅非其人,大事复不济。

君来就茅屋,问我驾所税。

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

别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滞。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

身危更藏亡,并命一朝毙。

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

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

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

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

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

旦日追吏来,君遂见囚系。

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

竟作戎首论,卒践捐生誓。

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

父子兄弟间,五人死相继。

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

尚有五岁孙,伏匿苍山际。

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

群情伫收京,恩恤延后世。

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

后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哭陈太仆

陈君鼌贾才,文采华王国。

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初仕越州理,一矢下山贼。

南渡侍省垣,上疏亦切直。

告归松江上,歘见胡马逼。

拜表至行朝,愿请三吴敕。

诏使护诸将,加以太仆职。

遂与章邯书,资其反正力。

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

呜呼君盛年,海内半相识。

魏齐亡命时,信陵有难色。

事急始见求,栖身各荆棘。

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柴门日夜扃,有妇当机织。

未知客何人,仓卒具粝食。

一宿遂登舟,徘徊玉山侧。

有翼不高飞,终为罻罗得。

耻污东支刀,竟从彭咸则。

尚愧虞卿心,负此一悽恻。

复多季布柔,晦迹能自匿。

酹酒作哀辞,悲来气哽塞。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