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白发》,作者缪鉴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淡然。
首句“老矣无心竞寸阴”直接点出诗人的老态,不再有争分夺秒的进取之心,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接着,“不知公道为何人”暗示了诗人对公正之道的困惑,感叹世事难测,人事如梦。
“晴梳栉齿千丝雪”描绘了诗人清晨梳理白发的情景,将白发比喻为千丝雪,形象地写出其银白之色,也暗含岁月无情的意味。“静掩梨花一镜春”则以梨花自比,表达内心的纯洁和春天般的宁静,即使在衰老之际,仍保持着一份清雅。
“镊处痴儿愁是种,染来因药怪无嗔”两句,通过镊子拔白发的动作,刻画出诗人面对白发增多的无奈和孩子般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对染发行为的淡淡讽刺,认为白发本是自然之态,无需过多修饰。
最后两句“儿曹共日誇头角,笑说非熊有渭滨”,诗人以孩童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白发,他们可能觉得这是值得夸耀的特征,就像古人以白发象征智慧和经验。诗人以“非熊有渭滨”的典故,自嘲说自己虽然满头白发,却并无实际的建树,流露出一种自嘲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白发为线索,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淡然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