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野步》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荒径寒林间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首联“荒径寒林信步来,影同鸿雁共徘徊”,以自然景象起笔,诗人独自漫步在荒凉的林间小径上,他的身影仿佛与天边飞翔的大雁相伴,共同在林间徘徊。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人的行动赋予自然物以生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颔联“麦苗细雨偏能长,冰腹东风不易开”,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细雨滋润着麦苗,使其茁壮成长;然而,冰冻的大地在春风的吹拂下,却难以轻易融化。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环境的严酷,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希望并存。
颈联“万里归来犹是客,一身衣食亦无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尽管经历了万里的漂泊,但仍旧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过客,没有真正归宿。同时,对于自己的生活能力(一身衣食)也感到不足,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与谦逊的态度。
尾联“却嫌多事林和靖,有鹤为儿又妻梅”则以宋代隐士林和靖为例,表达了对过分追求隐逸生活的不满。林和靖以养鹤、妻梅自比,被视为高洁的象征。然而,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生活过于简单甚至有些孤寂,他更倾向于一种更为丰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野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