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石璧帅广西二首(其二)

此段君王付托谁,明公身可荷安危。

常游簪带春携客,忽夺昆崙夜出奇。

忠定罢兵才建绍,襄公讨叛止邕宜。

腐儒虽惫如同载,堪稿平蛮第二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位君王把重任托付给谁呢?您这样的贤公能承担起国家的安危吗?
您常常带着宾客游览官场,忽然展现出不凡的策略,如同深夜夺取昆仑的奇谋。
忠定公停止战争后刚刚建立新的政权,襄公则平定了叛乱,只在邕宜地区行动。
即使我这个老朽疲倦不堪,也能参与撰写记录您的丰功伟绩,这是平定蛮夷的又一座丰碑。

注释

君王: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明公:对有威望或地位高者的尊称。
簪带: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职。
昆崙:这里比喻重要的战略要地。
忠定:历史上的某位忠臣或君主。
襄公:历史上的某位有功将领。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
同载:一同记载,参与撰写。
平蛮:平定蛮族,泛指维护边疆稳定。
碑:此处比喻历史功绩的纪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君王将重托付予他人,表达了对明公身负安危的寄望。通过“常游簪带春携客”一句,可见其在和平时期与宾客同游,颇有雅致之情。而“忽夺昆崙夜出奇”则显示了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果断行动,昆崙山为古代边塞重镇,此处暗示军事上的英勇与机智。

“忠定罢兵才建绍”一句,表明胡石璧帅广西时期的功绩,可能是在平定叛乱之后建立了政绩。而“襄公讨叛止邕宜”则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肯定,襄公即唐代名将张瑰,以讨伐叛军而著称。

最后两句,“腐儒虽惫如同载,堪稿平蛮第二碑”反映了诗人对于那些庸俗之士的轻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胡石璧帅广西时期政绩的赞赏,以及期待其能继续留下不朽功业,如同历史上的第二座碑文。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胡石璧帅广西期间军事与政治才能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胡石璧帅广西二首(其一)

制难由来在一贤,青冥鈇钺授中权。

汉家固已收群策,胡运何曾有百年。

不待焦头蒙上赏,莫云斡腹是虚传。

提封五筦包鲸浸,黎母山犹在次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其二)

解瑟于今又再秋,弓旌所致总名流。

积轻曾覆祁公鼎,偏重能翻涑水舟。

袖里弹文差快意,局傍观弈尚私忧。

信庵丞相如通讯,为说狂生霜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其一)

君去闽山亦动容,即今岁俭更民穷。

有豺当道凭谁问,无凤鸣阳恐国空。

莫放钦夫归岳下,岂容子骏久京东。

传闻玉座筹边急,颇牧何妨在禁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