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昏暗的旅途灯火下,忧愁太多常常难以入眠。
为了早日回家,我在鸡鸣之前就出发。
九月间草木凋零,平坦的草地延伸到远方的山。
秋天的阴霾与晨光交织,万木显得苍茫一片。
去年偶然向东游历,今年才开始往西回转。
马瘦弱衣衫破旧,离家已经两年了。
想回去又担忧回去,因为归家没有一袋钱。
虽然内心并非如兰膏般奢华,但怎能不流露出自然的情感呢?

注释

耿耿:形容灯火微弱而明亮,引申为环境的孤寂。
旅灯:旅途中的灯火,象征漂泊。
平芜:平坦而长满草木的土地。
秋阴:秋天的阴天。
曙色:黎明的光线。
兰膏:古代用兰草等香料制成的烛油,喻指富贵或美好的事物。
安得:怎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夕暮时分离家乡的愁苦之情。开篇“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表达了诗人旅途中难以入睡,满怀思念之情。接着“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则显示出诗人迫切想要回家的愿望,甚至不惜早起启程。

第三句“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通过枯黄的草木和连绵的远山,渲染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寞。紧接着,“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氛,让人感受到秋日里那种淡淡的忧伤。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表明诗人的行踪,从东方到西方,似乎是在追寻着什么,或许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归属。随后“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则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困顿和时间的流逝。

在最后几句中,“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回家的无奈,而“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则是说尽管内心并不平静,但又能怎样呢?这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宿命的接受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秋槿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

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秋开已寂莫,夕陨何纷纷。

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

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

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

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形式: 古风

秋蝶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形式: 古风

秋题牡丹丛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惨惨八月暮,连连三日霖。

邑居尚愁寂,况乃在山林。

林下有志士,苦学惜光阴。

岁晚千万虑,并入方寸心。

岩鸟共旅宿,草虫伴愁吟。

秋天床席冷,夜雨灯火深。

怜君寂莫意,携酒一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