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杂感(其三)

林绿初齐昼闭门,愁逢佳序醉诗魂。

莺花作队浑入梦,桃李成蹊总不言。

改火怕闻新鬼哭,禁烟终荷旧君恩。

不知东郭谁酣餍,赢得深闺笑语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复杂情感与景象。首句“林绿初齐昼闭门”,以绿意盎然的春景衬托出人们在清明时节的内心封闭与沉思,仿佛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人的哀思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愁逢佳序醉诗魂”一句,将愁绪与诗歌创作的灵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通过诗歌来寄托哀思和情感。

“莺花作队浑入梦,桃李成蹊总不言”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动植物赋予情感,莺歌燕舞如同在梦中嬉戏,而桃李默默无语,似乎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与逝去的感慨。

“改火怕闻新鬼哭,禁烟终荷旧君恩”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改火意味着季节更替,也是对新生命的期待,但同时又害怕听到新鬼的哭泣,反映出人们对生死的复杂情感。禁烟则是对先祖的纪念,体现了对旧君恩的感激与怀念。

最后,“不知东郭谁酣餍,赢得深闺笑语温”两句,以反问和转折,将思绪从宏观的生死思考转向更为个人化的情感体验。东郭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地点或情境,而“谁酣餍”则暗示了某种满足或享受,与前文的哀伤形成对比。深闺中的笑语温暖,则是生活中的小确幸,是对日常幸福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生命、死亡、传统与个人幸福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80)

李振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杂感(其四)

半规遥指日西衔,扶醉何须笑老馋。

惟有心常飞海峤,更无人为检春衫。

长堤拾翠笼金勒,远水拖蓝挂锦帆。

归去复谁相絮问,茜窗空听燕呢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一)

愁未能祛病易生,情丝偏与雨丝萦。

冥濛听到回栏外,可是花铃窸窣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二)

养花天气半阴晴,消渴文园惯此生。

忘却小楼人去久,梦回犹诧剪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三)

啼痕襟上渍盈盈,心逐云边暗计程。

已是泠泠不堪听,偏和檐铁作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