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草(其二)

平时已多病,春至更蹉跎。

恶土种花少,东风生草多。

客愁浑寄泪,野思不堪歌。

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平日里身体就多病,春天的到来反而增添了困扰。
恶劣的土地上种植花朵稀少,春风中野草却生长茂盛。
客居他乡的忧愁全化作泪水,野外的思绪无法用歌声表达。
唯有心中的诗情还在,时常独自低声吟哦。

注释

平时:日常。
病:疾病。
更:更加。
蹉跎:耽误,不顺利。
恶土:贫瘠的土地。
种花:种植花卉。
少:稀少。
东风:春风。
客愁:旅人的忧愁。
浑:完全。
寄:寄托。
野思:野外的思绪。
不堪:难以承受。
歌:唱歌。
独有:只有。
哦:轻声吟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平时已多病,春至更蹉跎”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感到春天的到来反而更加难以忍受。这也许是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而自己的身体却不能像自然界一样充满活力,从而引发了一种对比之下的哀伤。

接着“恶土种花少,东风生草多”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芜与自然界的强盛。这里的“恶土”暗示了一种不适宜生长之地,而“东风”则是春天万物生长的象征。但在这片土地上,花朵稀少,只有野草随着东风的吹拂而疯长,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客愁浑寄泪,野思不堪歌”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客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无处寄托,只能通过眼泪来宣泄。而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漫野之思,无法用歌声来抒发,它们太过沉重,不堪言说。

最后,“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两句,则显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依旧保持着对诗的热爱与专注。诗心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支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诗歌能够让他找到片刻的慰藉和安宁,因此,他时常自言自语,通过吟诵来抚慰自己的灵魂。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加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这种情感中找到诗歌慰藉的心理过程。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庭草(其一)

庭草绿毰毸,庭花闲自开。

长鸿抱寒去,轻燕逐春来。

时节看风柳,生涯寄酒杯。

伤春欲谁语,游子正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思归

平生孤愤自潸然,不作春蚕但食眠。

干禄有心羞枉道,无田虚日望丰年。

每将浩叹期黄卷,已许多忧竞白颠。

旧笑古人轻独往,近来还自忆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京口戏周器之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

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

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

提壶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说归。

坐怪鸟声皆有取,静于人事益知非。

已嫌世浊胡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

为语夷齐既甘饿,可能分我首阳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