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草绿毰毸,庭花闲自开。
长鸿抱寒去,轻燕逐春来。
时节看风柳,生涯寄酒杯。
伤春欲谁语,游子正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庭院内外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流年时光的感慨。
“庭草绿毰毸”一句,以鲜活的语言勾勒出了庭院里草地郁郁葱葱、色泽鲜亮的情景。“毰毸”形容草丛的茂密和柔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庭花闲自开”则是对庭院中花朵自然绽放的描写,没有强调人的作用,只是在静谧中自然地开放,这种从容不迫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两句“长鸿抱寒去,轻燕逐春来”通过对鸟类行为的观察,传达了季节更迭的信息。长鸿(可能指大型水鸟)在寒冷中飞离,而轻燕则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归来,这两种不同动物的行动成为春日景象中的动态元素。
“时节看风柳,生涯寄酒杯”这两句诗通过风吹柳絮和饮酒的情境,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时节”指的是特定的季节,“风柳”则是春天的象征,而“生涯”意味着生命如同流水一般不断前行。诗人通过“寄酒杯”表达了对朋友、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最后两句“伤春欲谁语,游子正徘徊”,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在感受着春天美好的同时,也不禁感到春去秋来的悲凉。诗人表达了想要与谁分享这种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而“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或许是诗人自己,正在徘徊于春光中,不忍离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生命流逝、时光易逝的深切体会。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平生孤愤自潸然,不作春蚕但食眠。
干禄有心羞枉道,无田虚日望丰年。
每将浩叹期黄卷,已许多忧竞白颠。
旧笑古人轻独往,近来还自忆林泉。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
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
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提壶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说归。
坐怪鸟声皆有取,静于人事益知非。
已嫌世浊胡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
为语夷齐既甘饿,可能分我首阳薇。
春城绿野郁相望,闲客闲来兴自长。
不见暮云成宿雨,空看芳草到斜阳。
花生恶土终成笑,兰不逢人自信香。
虽有尘缨无处濯,坐观渔者满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