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士兵形象,探讨了功名利禄与内心满足之间的关系。前两句“吴卒脱瘦冰,功当冠国臣”描绘了一位瘦弱的吴地士兵,他的功绩却能超越国家的重臣,暗示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远超外在成就。接着,“但求百斛酒,陶然竟其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士兵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以饮酒为乐,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后两句“园卒为蕲王,致赀巨万缗。依然抱一瓮,老作灌园人”转而描述另一位士兵,他通过努力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却最终只能像普通园丁一样,抱着一只水瓮,老去。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平静。
最后,“始悟范少伯,得之犹未真。辞越复居陶,忧死复忧贫。何似两卒贤,名与利俱泯。”诗人感慨于范蠡(字少伯)虽能辞官归隐,但仍有忧患之心,未能完全摆脱名利的束缚。相比之下,那两位士兵虽然地位低微,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名利俱泯,过着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满足的向往,以及对过分追求名利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