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五十六,反映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元嘉修内政,江左乃宴宁”,开篇即以元嘉年间(南朝宋文帝年号)为例,指出在内政修明之时,南方得以安宁。接着“淳熙急外攘,庶事实励精”转而提到南宋时期(淳熙年间),面对外敌威胁,朝廷积极备战,实际励精图治。然而,“再举再辱师,戎马反纵横”揭示了两次北伐失利的事实,战事反而加剧了国家的动荡。接下来“拓跋威方振,完颜治复平”则提到了北方的民族势力崛起,如拓跋部和完颜部的势力增强,使得局势更加复杂。最后,“两劲迫自完,谁能问合并”表达了对于南北分裂状态的无奈与忧虑,暗示了统一的困难。尾句“少保痛朱仙,太尉悔崤?”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决策失误的痛惜与反思。“事机苟一失,千载遂无成”总结全诗,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千年之后,也难以弥补因一时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