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蒋山痴绝和尚(其二)

没弦琴三弄五弄,无孔笛一声两声。

明月浮空天似水,长安归梦恰三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心月的作品《寄蒋山痴绝和尚(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简洁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没弦琴三弄五弄"和"无孔笛一声两声",通过无声的乐器,传达出一种超然的音乐意境,暗示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越。"明月浮空天似水"运用比喻,将明亮的月光与清澈的水面相映照,营造出宁静的夜空,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禅境的向往。"长安归梦恰三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长安的怀念,以及在深夜里对归乡之梦的萦绕,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的无常感。整体上,这几句诗富有禅意,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

大悲心上流出底,呼为切脚若为评。

不知切脚什么字,写不成兮呼不成。

依依稀稀如半月,髣髣髴髴若三星。

分付老昭诸善士,生生世世寿康宁。

形式: 偈颂

维摩赞

呵二乘,弹十地。以强词,夺正理。问疾人,根到底。

语与默,都不是。

金粟如来居士身,尽大地人扶不起。

形式:

雪牛

露迥迥地趁不去,时复深村荒草行。

一色皮毛都换了,荷担须是者众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善禅人登径山侍痴绝

三年共住不相识,眉目横分鼻脩直。

狭路逢渠何所之,欲上凌霄峰顶立。

凌霄一峰插天高,馀峰起伏皆儿曹。

我曾眺目察秋毫,三千刹海空劳劳。

峰顶老人八十二,湛湛双眸映秋水。

戏笑怒骂謦欬声,总是吾家第一义。

老人问汝来何从,进前叉手宜当胸。

更看武步生清风,何愁老人无笑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