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咏十首(其二)

高帝木僵人,慷慨楚歌怜戚姬。

项王气盖世,数行泣下为虞兮。

阿瞒叱吒九州平,却恋铜台歌吹声。

千古英雄堪笑杀,半为儿女太痴生。

一事更怜关壮缪,绥绥求偶何乃速。

雄师未下下邳城,美人巳觊秦宜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描绘高帝刘邦、项羽和曹操等人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情感世界与决策中的儿女情长。首句提到刘邦对戚姬的深情,次句则刻画项羽为虞姬悲泣的场景,显示出英雄的柔情。曹操平定天下后仍沉溺于音乐,诗人对此予以讽刺。最后两句指出,英雄们的部分行为竟因儿女情而显得愚蠢,特别是关云长急于娶秦宜禄,影响了军事决策。

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揭示了英雄们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在追求个人情感满足时可能对大局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反思意味。王士元的笔触辛辣,寓言性强,让人在欣赏中思考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12)

王士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杂咏十首(其三)

当涂既衰典午起,贼臣劝进纷如蚁。

就中曾有琅琊王,天寒叩冰冰跃鲤。

当时不肯拜晋王,今日公然屈膝矣。

荃蕙为茅鸾为鸮,谁道忠臣必孝子。

吁嗟乎,陈情令伯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史杂咏十首(其四)

少岁读诗书,齿斤齿斤恣诋訾。

续经颇怪文中子,论易颇轻王辅嗣。

两人死时犹少年,著述煌煌已如是。

男儿一事无成身已老,试问何者可人意。

古之人,勿轻议。

形式: 古风

偶感

结发诵诗书,昂昂驹千里。

同学多少年,半笑青云裹。

嗟予独何为,揶揄惭路鬼。

登楼一长啸,万里悲风起。

买臣穷负薪,少陵艰拾梠。

咄咄复何言,古来共如此。

形式: 古风

青神舟中(其一)

扁舟遥指鸭婆潭,十里潆洄水蔚蓝。

一片楼台烟雨里,分明风景似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