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澧赠予晦若的一首赞美诗。诗中首先称誉晦若为"桂海奇才",意指他在人才辈出的地区如同稀世奇才,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英锋不可当"进一步强调他的杰出和锐不可当。
诗中提到晦若年纪轻轻就展现出过人的智慧,"问年甫终机"暗示他年纪虽小却已精通深奥的道理。同时,诗人称赞他阅读史书的广博与独到,将他比作历史上的明君钱王,表明他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虎气必腾上"描绘了晦若的气势如猛虎般向上攀升,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和昂扬斗志。然而,诗人也提醒他"言谈宜善藏",在表达时应含蓄内敛,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以保持谦逊和稳重。
最后两句"参天二千尺,浑不露文章",运用夸张的手法,赞誉晦若的内在修养深厚,犹如参天大树,虽然高大无比,但其真正的价值和才华并未外露,而是深藏不露,体现了诗人的赞赏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扬晦若才华横溢却又深藏不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