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寄一章

骀荡青郊祓禊辰,东池冠盖集嘉宾。

逍遥共入华胥国,绰约谁逢洛浦神。

展障露花长乐际,袍敧烟草曲江滨。

遥知台旆行春暇,起作元钧辅弼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间佳境的赞美之情。

开篇“骀荡青郊祓禊辰”中,“骀荡”形容气氛清新,“祓禊”则是古代一种春季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分时举行,以示庆祝和祈福。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晨。

“东池冠盖集嘉宾”,画面转移到一片繁华的湖畔,人们戴着装饰性的帽子聚在一起,显然是在举行某种喜庆活动。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温馨。

接着,“逍遥共入华胥国”一句则带给读者一种超脱现实、进入仙境的幻想感。这里“华胥国”常被比喻为美好而虚幻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绰约谁逢洛浦神”,则是诗人在询问,在这样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是否遇见了某位神灵或仙女。这里“绰约”一词增添了一种柔和而又带有疑惑的情感色彩。

“展障露花长乐际”,诗人的情怀似乎更加开阔,展开了心中的障碍,在鲜花盛放的美景中享受着悠长的快乐时光。

“袍敧烟草曲江滨”,此处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边风光。诗人穿着整洁的衣袍,站在有着淡淡烟雾和清新的草木气息的弯曲河岸上,这一幕无疑让人心旷神怡。

“遥知台旆行春暇”,这句中,“遥知”表达了诗人的远眺之情,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要珍惜春天的悠闲时光。这里的“台旆”多指官府衙门,这里可能暗示着对权力中心活动的关注。

最后,“起作元钧辅弼人”,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物一样,能够在国家大事中发挥作用。这一句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抱负的一种渴望。

收录诗词(2)

王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彦臣连静女案判词

佳人才子两相宣,置福端由祸所基。

永作夫妻谐汝愿,不劳钻穴隙相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弥牟镇孔明八阵图

我稽八阵图,规模载方册。

朅来镇西蜀,夔门观叠石。

赋诗有数字,字字究来历。

进涉汉州西,弥牟镇之北。

平原列堆阜,滩石同一式。

细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为谷,滩石存遗迹。

江海变桑田,平原犹可觅。

故今两处存,千载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当有智者识。

形式: 古风

滩石八阵图行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载。

我想孔明贤,巍然伊吕配。

奇谋勇略誇雄师,大节英风盖当代。

木牛流马何足言,八阵遗踪千古在。

我行已度瞿唐门,长滩石垒差参分。

洪纤高下尺寸等,犹有当年节制存。

四头八尾触处首,敌冲中央两皆救。

握奇如枢运无穷,七纵七擒仍敢攻。

规模黄帝已垂文,后来得者惟将军。

唐宗李靖拾遗意,乐舞幡表徒缤纷。

长江之上石蟠结,江波汹涌石不灭。

使君何事遽刬除,一夜风雷吼天阙。

明朝仍旧石纵横,神物护持人已惊。

向来守蜀用此法,谁知石垒真金城。

嗟乎孔明遇不遇,遇则刘公恢大度。

国险地狭民力微,法出万全势未具。

嗟乎孔明以此用于吴,长江内固魏可图。

嗟乎孔明以此用于魏,扫平三分归一彗。

祇应所遇势不同,势既不同功亦异。

嗟乎孔明之心如石坚,欲扶汉室还中原。

事之不就则天耳,安肯俯首从曹袁。

嗟乎孔明如生石不老,后世用兵无草草。

忽然变作六花看,便失本真难按考。

请观叠石韬机筹,江流东去自悠悠。

英豪得此石外指,长与君王靖边垒。

形式: 古风

游琅琊山呈锐公长老

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里韵松风。

平生久得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