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其三)

昨日与今日,同中却不同。

狞龙搅沧海,俊鹘摩青空。

宗眼明如日,机轮疾似风。

丹霞回首处,遍界觅无踪。

形式: 偈颂

翻译

昨天与今天,看似相同实则各异。
凶猛的龙搅动着大海,矫健的鹘鸟翱翔在蓝天。
祖辈的目光明亮如日,智谋之轮运转迅速如风。
在那红霞照耀的地方,我四处寻找,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注释

昨日:过去的。
今日:现在的。
同中却不同:表面上相似,实质上有区别。
狞龙:凶猛的龙,比喻强大有力的人物或势力。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或深沉的境遇。
俊鹘:矫健的鹘鸟,形容行动敏捷的人物。
青空:蓝天。
宗眼:祖先或前辈的眼睛。
明如日:明亮如同太阳。
机轮:比喻智谋或策略。
疾似风:快速得像风一样。
丹霞:红色的晚霞。
回首处:回头看向的地方。
遍界:整个世界。
觅无踪:寻找不到踪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以"昨日与今日,同中却不同"开篇,表达了时间流逝而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接下来通过"狞龙搅沧海,俊鹘摩青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狰狞的龙在海中翻腾,矫健的鹘鸟翱翔于蓝天,展现了自然之力与速度的壮观。"宗眼明如日,机轮疾似风"则比喻修行者的心境和智慧,如同明亮的日光和疾驰的车轮,充满力量和洞察力。最后两句"丹霞回首处,遍界觅无踪"寓意修行者已经超越世俗,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留下的是对红尘世界的回望,却再也找不到其踪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体现了禅宗对时间和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赞美。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者里著得只眼,许你亲见庞公。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一首(其一)

兄难兄,弟难弟。马祖真,只这是。

撼动西江十八滩,水面无风波自起。

形式: 偈颂

颂古十六首(其十二)

杨岐谈笑之中,换了白云心肝五脏。

而白云愤闷之际,抉了杨岐鼻孔眼睛。

若在今时亦未可,祸不入谨家之门。

形式: 偈颂

颂古十六首(其十一)

天寒人寒,影草探竿。

总在里许,振鬣摆尾,水面依然平似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