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

两两芙蓉媚晚晴,花房相对妒轻盈。

明妆半面分娇出,解佩同心觅偶生。

水殿香来知合德,瑶池人下有双成。

可应照影观鱼戏,比目窥丛也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并蒂莲》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并蒂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寓意。

首句“两两芙蓉媚晚晴”,以“芙蓉”比喻并蒂莲,点明了主题,同时“媚晚晴”三字描绘出夕阳下并蒂莲的美丽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和谐的氛围。接着,“花房相对妒轻盈”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并蒂莲以情感,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在相互映衬中流露出的微妙情感,仿佛在彼此欣赏与嫉妒中展现着各自的风姿。

“明妆半面分娇出,解佩同心觅偶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并蒂莲的形象。通过“明妆半面”描绘出并蒂莲的娇美,而“分娇出”则暗示了它们在相互依偎中各自展现出的美丽。同时,“解佩同心觅偶生”不仅强调了并蒂莲的共同生长,还蕴含了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如同一对伴侣共同寻找生活的美好。

“水殿香来知合德,瑶池人下有双成”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将并蒂莲与仙界的美好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其神圣与纯洁的形象。其中,“水殿香来”象征着并蒂莲散发的香气与仙界的和谐,而“瑶池人下有双成”则暗喻了并蒂莲如同仙界中的伴侣,共同享受着超凡脱俗的生活。

最后,“可应照影观鱼戏,比目窥丛也不惊”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并蒂莲的和谐与宁静。这里以鱼儿戏水和比目鱼窥视丛中不惊扰为例,形象地表达了并蒂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它们自身所具有的平和与宁静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并蒂莲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美好状态,以及在平凡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兰花(其一)

孤芳清韵迥难攀,长共琴书静掩关。

一日知音付流轸,十年幽梦落空山。

相亲君子成同调,不见佳人怅别颜。

寂寂怀芬虚自赏,沅湘千里白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兰花(其二)

薜萝衣带白纶巾,八室相看可结邻。

已自握香称大国,能无搴秀托骚人。

采芝不惮来空谷,脩褉长应忆暮春。

一壑一丘堪独往,清时何惜老沉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兰花(其三)

紫茎绿叶满芳丛,几见秋来坠露红。

长幸托根依绮石,偏宜转蕙有光风。

冰壶一片心相寄,瑶草三山路未通。

为约美人江上去,行吟同过澧沅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并蒂兰(其一)

入谷鸣琴漫自伤,同心结友访都梁。

共怀公子应相语,何处佳人并不忘。

幽梦二妃芳畹合,秋衣双佩弄珠香。

庭阶子弟谁争秀,遏末连枝道韫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