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夏日即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翻译

去年种下的桃树,今年已成小径。更有黄鹂鸟长久相伴,仿佛相识已久。
在清晨的露水中悄然漫步,踏着斜阳的余晖。对着林中的伙伴,闲暇时的我是谁,醉酒时又是谁。
不妨就这样直到老去,常常悠闲,常常沉醉,任凭功名利禄都变得无关紧要。
衰老的容颜难以强颜欢笑,笨拙的话语总是迟缓。只有酒作伴,月共赏,影子一同嬉戏。

注释

前岁:去年。
栽桃:种植桃树。
今岁:今年。
成蹊:形成小径。
更:更加。
黄鹂:黄莺鸟。
久住:长久停留。
相知:相识。
微行:悄悄行走。
清露:清晨露水。
细履:轻踏。
斜晖:夕阳。
对林中侣:面对林中的同伴。
闲中我:闲暇时的我。
醉中谁:醉酒时的谁。
何妨:不妨。
到老:直到老去。
常闲常醉:常常悠闲,常常醉酒。
功名:功名利禄。
生事:世事。
衰颜:衰老的容颜。
难强:难以强颜。
拙语:笨拙的话语。
多迟:总是迟缓。
但:只有。
酒同行:与酒为伴。
月同坐:与月共赏。
影同嬉:与影子嬉戏。

鉴赏

这首宋词《行香子·夏日即事》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诗人夏日的生活情景。前两句“前岁栽桃,今岁成蹊”写出了时间流转,桃树从种植到繁花结果的过程,象征着诗人个人岁月的流逝。接下来,“更黄鹂、久住相知”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黄鹂鸟长久相伴,仿佛成了知己。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描绘了清晨和傍晚的宁静时光,清露和斜晖映衬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与林中伴侣共享这份宁静,感叹“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心境。

下半部分,“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宁愿过着悠闲醉酒的生活,不追求那些身外之物。他坦然面对衰老和语言的迟钝,只愿与酒、月和影为伴,享受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梅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阁逢时。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赠轻盈

柳态纤柔,雪艳疏明。问人来、人道轻盈。

张琵莲脸,一寸波横。比潇洒处,犹难称,此嘉名。

花前烛下,微嚬浅笑,要题诗、盏畔低声。

司空自惯,狂眼须惊。也不辞写,双罗带,恐牵情。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西平乐.广陵送王资政正仲赴阙

凤诏传来绛阙,当宁思贤辅。

淮海甘棠惠化,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

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动离绪。空眷恋,难暂驻。

新植双亭临水,风月佳名未睹。准拟金尊时举。

况乐府、风流一部。

妍歌妙舞,萦云回雪,亲教与,恨难诉。

争欲攀辕借住。功成绣衮,重与江山作主。

形式: 词牌: 西平乐

西江月

似有如无好事,多离少会幽怀。流莺过了又蝉催。

肠断碧云天外。不寄书还可恨,全无梦也堪猜。

秋风吹泪上楼台。只恐朱颜便改。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