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行

天悠悠,云幂幂,半夜微闻奏笙笛。

烂彩蹙飞仙,鹓雏戢其翼。

高楼百寻当大途,东临紫垣望青都。

中山黄封倾百壶,五陵豪少来欢娱。

夷门帝家盛游乐,奔走环观溢城郭。

如今官吏横索钱,纵饮谁愁家寂寞。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空辽阔无边,云层密布,深夜里隐约听到笙笛声响起。
光彩斑斓如飞仙聚集,凤凰鸟收敛翅膀。
高楼直入云霄,正对着宽阔的大道,向东遥望紫禁城和青都。
中山王的宴会上,美酒如河,豪杰少年前来寻欢作乐。
皇宫附近的夷门,皇家盛宴热闹非凡,人群穿梭于城内外。
然而现在官员们横征暴敛,即使纵情饮酒,又有谁不忧虑家国的荒凉寂寞。

注释

悠悠: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幂幂:形容云层浓厚。
笙笛:古代的吹奏乐器。
烂彩:灿烂的色彩。
蹙:聚集。
鹓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鸟。
百寻:极言楼高。
紫垣:古代对皇宫的别称。
青都:京城的代称。
黄封:指帝王赐予的美酒。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聚居地。
夷门:洛阳城东门,当时皇室所在。
横索:强行索取。
寂寞:荒凉冷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天悠悠,云幂幂"一句,以广阔的天空和轻盈的云朵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淡远闲静的氛围。紧接着的"半夜微闻奏笙笛",则是诗人在深夜中听到笙笛的声音,这种清幽的声音似乎与世俗隔绝,只属于那些追求超凡脱俗生活的人。

"烂彩蹙飞仙,鹓雏戢其翼"一句,以美丽的词汇描绘出仙界的景象,而那只停在枝头的小鸟(鹓雏)则是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它们似乎在向往着飞向更高的境界。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移到现实世界中,"高楼百寻当大途,东临紫垣望青都"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壮丽景色的向往。这里的“高楼”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世界,而“紫垣”和“青都”则是对帝都宏伟景象的描绘。

"中山黄封倾百壶,五陵豪少来欢娱"一句,则转向了人间盛宴的热闹场面。诗中的“中山”、“黄封”都是指古代的酒器,而“五陵豪少”则是指那些有才华、有钱财的人物,他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不过,随后的"夷门帝家盛游乐,奔走环观溢城郭"一句,却透露出一种对权贵家族奢侈生活的描绘和批判。"夷门帝家"指的是皇族或高官家庭,他们的生活是豪华而又不为人知的,而“奔走环观溢城郭”则表现出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享乐无忧。

最后,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如今官吏横索钱,纵饮谁愁家寂寞"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悲哀。在这里,“官吏横索钱”指的是贪婪的官员们无情地搜刮民财,而“纵饮谁愁家寂寞”则是诗人即使在狂欢中也无法忘记心中的忧虑和家庭的冷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不平等和腐败现象的批判。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偶书

暮上高楼听村笛,清风寥寥吹泽国。

苍山莽野百战地,美木阴林四时色。

浩荡坤乾万里中,风光尽属渔樵客。

形式: 古风

宿天池

我思庐山游,发兴自年少。

偶来得閒侣,更欲窥众妙。

幽林穿蒙笼,青峰上崄峭。

遥看天池路,一线在岩徼。

辛勤得至此,惨寂已西照。

云池桂无根,瞪视心胆掉。

暮夜烟云昏,西岩亦登眺。

圣灯稍稍出,弄影何窈窕。

一枝分百点,变态不可料。

须臾归寂灭,何处观朕兆。

僧房得栖宿,爽气冰毛窍。

翻然亦兴尽,却恨归途窎。

缅怀道隆师,确不奉明诏。

似与山间石,慇勤论久要。

我今来时迫,心灰真可笑。

明朝指绣谷,裹足登凉轿。

揩却壁上名,恐为高人笑。

形式: 古风

寄武昌簿孙彦常

羁旅悠悠岁月残,胜游无复似西山。

从容把酒来天上,滴沥鸣泉满坐间。

醉思随风飘碧落,离襟和月堕荒湾。

遥应蜡屐频登览,簿领无忧多昼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经父兄

我出乱山来,兄入乱山去。

出山何必佳,匹马红尘路。

入山勿辞勤,崎岖与天邻。

天门西北去,石眼行车轮。

落尽江南柳,塞榆应知春。

去去何时归,天涯可寄衣。

霜高鸿雁还,无使信音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