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
遥峰应有雪,半夜不胜寒。
吾道孤灯在,人寰几枕安。
何当眩银海,清晓倚楼看。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风声如战、雨势将尽的景象,以及远处山峰可能覆盖着积雪,夜晚寒冷的情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孤独的道途和对安宁人世的向往。最后,他想象着在明亮的月光下,清晨时分倚靠楼台远眺的场景,充满了对宁静与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温饱逍遥八十馀,稗官元自汉虞初。
世间怪事皆能说,天下鸿儒有弗如。
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
哀江南赋笺成传,从此韦编锁蠹鱼。
端平甲午臣八岁,甲午今年又一周。
六十八年多少事,几人已死一人留。
鹦鹉笼开綵索宽,一宵飞去为谁欢?
早知黠妪心肠别,肯作佳人面目看。
忍著衣裳辜旧主,便涂脂粉事新官。
丈夫能举登科第,可得妖雏胆不寒。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
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
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
何须苦问沙吒利,自是红颜薄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