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六)

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

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生活中的情感与思乡之情。"藁砧不拟赋刀环",藁砧,古代指磨刀石,这里借指边疆战士。刀环,刀柄上的环状装饰,常用来比喻离别时的依恋。诗句表达的是战士们远离家乡,肩负重任,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在节日或团聚时刻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岁岁携家出玉关",描述了战士们年复一年地带着家人穿越玉门关,前往边疆驻守的情景。玉门关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象征着遥远和艰苦的边塞生活。

"海燕双栖春梦稳",海燕在这里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与稳定,春梦则暗示着和平与安宁。这句诗表达了对边疆家庭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在动荡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何人重唱望夫山",望夫山是古代传说中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地方,这里的疑问表达了对边疆战士能否平安归来的深深关切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边疆生活中的艰辛与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七)

戍楼四面列高峰,半扼荒途半扼冲。

惟有山南风雪后,许教移帐度残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八)

户籍题名五种分,虽然同住不同群。

就中多赖乡三老,雀鼠时时与解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九)

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

瓜期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十)

绿野青筹界限明,农夫有畔不须争。

江都留得均田法,只有如今塞外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