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八)

鳌山成道足人传,莫是从前话不圆。

赖有玄沙知始末,遍身红烂在渔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通过寓言式的叙述,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鳌山成道足人传”,开篇即以“鳌山”象征高深的道行或成就,暗示主人公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某种精神或修行上的高度。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也预示着接下来故事中的主人公将面临或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与考验。

“莫是从前话不圆”,这句话则引出了一种反思与追问的态度。它暗示过去的某些经历或教诲可能并未完全被理解和接纳,留下了遗憾或未解之谜。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审视,也是对整个修行路径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探讨。

“赖有玄沙知始末,遍身红烂在渔船。”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提到“玄沙”,一个在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僧人,来强调了知识、经验和理解的重要性。这里的“始末”既指修行的起始与终结,也暗含了对整个过程的理解与把握。而“遍身红烂在渔船”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如何通过不断的实践与体验,将所学之道融入日常,甚至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展现出修行的成果。这里的“红烂”可能象征着修行的深入与变化,以及最终达到的某种内在的觉醒或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生活哲理,旨在启发读者思考修行的本质、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鼓励人们在追求精神成长的同时,也能保持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九)

老大宗师没巴鼻,养狗之缘太儿戏。

夺牌禅客如到来,铅刀争及吹毛利。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

欲求佛法往南方,老大宗师为举扬。

山花满地虽狼藉,一阵风来一阵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一)

宗师方便太慈悲,是汝之言实古锥。

万里神光腾顶后,肯将生死嚇愚痴。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二)

在途在舍若为酬,莫把先师一例求。

雄雄宇宙如王者,未免半边无髑髅。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