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十二)

香火寻盟欲过门,相迎道地盍先论。

路从舍北清溪曲,家在县东黄叶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想要拜访修行之地,寻找香火盟约的痕迹,来到门前。
在迎接之前,是否应该先讨论一下修行之道?

注释

香火:指代宗教或信仰中的祭祀活动,也象征着修行者的活动。
盟欲:盟约的意愿,表示寻求共同的信仰或修行目标。
过门:拜访,进入修行场所。
盍:何不,表示建议或询问。
先论:预先讨论。
舍北:房屋北边,可能指修行者住处。
清溪曲:清澈的小溪弯曲的地方,描绘环境的宁静优美。
县东:县城东部,指明地点。
黄叶村:落叶纷飞的村庄,可能暗示季节或乡村风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天台书事十三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寻访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道友的期待和对环境的描绘。

首句“香火寻盟欲过门”,写诗人带着敬虔的心情,寻找与道友的约定,即将到达友人家中。这里的“香火”可能象征着道家的修行或信仰,表明诗人对道义的重视和对友情的执着。

次句“相迎道地盍先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见面时能首先讨论道义之事,体现了他对精神交流的渴望。

接下来两句“路从舍北清溪曲,家在县东黄叶村”,通过具体的地理描述,展现了友人家的环境。清溪弯曲,环境幽静,而友人的家坐落在县东的黄叶村,黄叶象征着秋意,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寻访道友为主线,通过描绘路径和环境,展现出诗人对道义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十一)

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未能脱迹尘埃外,已爱著身泉石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十)

云出云归山未静,潮生潮落海非闲。

岂如此老犹强健,一挂冠裳便掩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九)

水云深处是吾家,饭有胡麻饮有茶。

铛里未能炊一粟,山头学得种三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八)

终日飞霙下远空,冷回帘幕怯东风。

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