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四)

高绊袈裟挑纸帔。一杯茶罢成行计。

路入庐山风细细。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

法椅何曾烧两臂。谁知纸上无穷意。

欲识普贤真实际。齁齁地。小炉雪夜和衣睡。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日常生活,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禅宗的宁静与超脱。开篇“高绊袈裟挑纸帔”,衣衫飘逸,手持袈裟,如同挑起轻盈之物,营造出一种清净脱俗的氛围。

接着,“一杯茶罢成行计”,点明了人物在品茶后即将外出,但心中已有所思量。紧跟着“路入庐山风细细”,诗人步入庐山,感受着微风轻拂,环境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世界相得益彰。

随后的“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则是修行者在自然中以轻快的动作触发对禅定境界的体验,达到了忘我忘物的境界。此处“百千三昧”,即是禅宗中的深度冥想状态,用来形容内心之丰富与自由。

“法椅何曾烧两臂”一句暗示了对过去某种苦行或修行方式的反思,可能是对过往自我折磨的回忆,但在现在的心境中,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

紧接着,“谁知纸上无穷意”,则转向内心深处对知识与智慧无尽探求的追寻。这里的“纸上”象征着书籍、知识,而“无穷意”则是指智慧和理解的深不可测。

最后,诗人提出“欲识普贤真实际”,表达了想要认识到普贤菩萨那样的高尚境界与真实自我的愿望。随后“齁齁地”,用拟声词形容夜晚的寂静,而“小炉雪夜和衣睡”则描绘了一幅温暖安详的冬夜图景,修行者在小炉的守护下,享受着宁静的睡眠。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其一)

晓钗催鬓语南风。碧涧小桥通。

榆阴短短,露光炯炯,满地花红。

天涯不见归帆影,蜂蝶尽西东。

宿酲渐解,残妆犹在,晓日帘栊。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眼儿媚(其二)

循槛琅玕粉沾衣。一片子规啼。

蓬壶梦短,蜀衾香远,愁损腰肢。

石城堂上双双燕,应傍莫愁飞。

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与谁期。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人已老。春亦不留些少。花尽叶长蚕又抱。

子规啼未了。往事不论多少。且向尊前一笑。

白发满头愁已到。路长波渺渺。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握金钗(其二)

向晚小妆匀,明窗倦裁剪。见花清泪遮眼。

开尽繁桃又春晚。心下事,比年时,都较懒。

胡蝶入帘飞,郎声似莺啭。见来无计拘管。

心似芭蕉乍舒展。归去也,夕阳斜,红满院。

形式: 词牌: 握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