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日常生活,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禅宗的宁静与超脱。开篇“高绊袈裟挑纸帔”,衣衫飘逸,手持袈裟,如同挑起轻盈之物,营造出一种清净脱俗的氛围。
接着,“一杯茶罢成行计”,点明了人物在品茶后即将外出,但心中已有所思量。紧跟着“路入庐山风细细”,诗人步入庐山,感受着微风轻拂,环境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世界相得益彰。
随后的“轻弹指。百千三昧俱游戏”则是修行者在自然中以轻快的动作触发对禅定境界的体验,达到了忘我忘物的境界。此处“百千三昧”,即是禅宗中的深度冥想状态,用来形容内心之丰富与自由。
“法椅何曾烧两臂”一句暗示了对过去某种苦行或修行方式的反思,可能是对过往自我折磨的回忆,但在现在的心境中,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
紧接着,“谁知纸上无穷意”,则转向内心深处对知识与智慧无尽探求的追寻。这里的“纸上”象征着书籍、知识,而“无穷意”则是指智慧和理解的深不可测。
最后,诗人提出“欲识普贤真实际”,表达了想要认识到普贤菩萨那样的高尚境界与真实自我的愿望。随后“齁齁地”,用拟声词形容夜晚的寂静,而“小炉雪夜和衣睡”则描绘了一幅温暖安详的冬夜图景,修行者在小炉的守护下,享受着宁静的睡眠。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