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获叹怀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

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

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被获叹怀》由明代诗人答里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国、亲情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联“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诗人以游历京城之眼,观察广阔中原大地,品尝自然之味,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人生百态的体悟。青松象征坚韧不拔,冷泉则寓意清冷孤寂,两者结合,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颔联“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牵挂与忧虑。八十岁的老母仍在家中,而自己却远在他乡,成为了一个离家千里的孤儿。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和对母亲的深深挂念。

颈联“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诗人的心灵仿佛超越了现实的束缚,飘荡在北阙(皇宫)之外的浮云之上,而身体却滞留在西山的夕阳余晖之中。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空间与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尾联“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诗人放眼望去,满目繁华,朱门深宅,花柳掩映的小巷,处处展现着人间的热闹与美好。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些景象却只能成为远方的风景,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归期未卜,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家庭情感、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情感空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收录诗词(2)

答里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车驾南郊

驾动百灵诃,斋宫午夜过。

礼行因日至,乐奏合云和。

配祖崇周典,祈年陋汉歌。

壁陈孤月满,燎发众星罗。

秩秩威仪盛,穰穰福祉多。

庆成应预喜,四海沐恩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恩公还江心寺

上人居宝地,胜处是金山。

楼阁开天界,波涛隔世寰。

钟闻孤屿外,刹出乱云间。

螺女晨修馔,龙君夜叩关。

游方来暂会,辞阙去难攀。

旧业菱生沼,离城柳映湾。

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

施贝来江估,持经化岛蛮。

诸缘除未早,半偈悟犹艰。

安得如康乐,登临此共閒。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焚香

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

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

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文。

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

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

著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

天丝垂袅袅,池浪动沄沄。

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

岚光风捲碎,花气日蒸醺。

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

褰帷嫌放早,引匕记添勤。

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

方传媚寝法,灵著辟邪勋。

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曛。

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

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

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

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

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

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

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水边见新燕

昔别秋风后,今来社雨前。

巢非金屋旧,人是玉堂仙。

颐颔公侯似,腰肢妓女怜。

花明春殿雪,柳暗御楼烟。

罗幕栖长并,银屏过每联。

尾寒莺其湿,衣暖蝶争妍。

忽见青帘外,俄逢绿水边。

莫嗔茅舍小,台榭总萧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