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赋得月傍九霄多》由清代诗人徐炳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
首联“皓皓中秋月,遥看九道过。”开篇即以皓白明亮的中秋月为背景,遥望空中,仿佛有九条月光之径穿越天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
颔联“近天欣有傍,聚宝合难磨。”进一步描绘了月光贴近天空时的喜悦与聚集的宝物般的光芒,难以磨灭,寓意着月光的永恒与珍贵。
颈联“照耀层霄迥,空明积气多。”描述月光穿透云霄,照亮深远的天空,使得空气显得更加清澈明亮,充满了神秘的光辉。
尾联“亭亭分玉宇,朗朗映青莎。”将月光比作玉宇中的光芒,清晰地映照在青草之上,展现出月光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最后,“有路皆堪烛,临衢便可歌。”表达了月光如同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人们可以在此欢歌起舞,享受月光带来的欢乐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景,不仅展现了月光的美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