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家书(其一)》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首联“时事纷纷不可诘,孤忠耿耿徒离忧”,开篇即揭示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内心充满忧虑,虽有一腔孤忠,却只能徒劳地担忧,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颔联“国人争愤柙中兕,之子却怜堂下牛”,运用对比手法,将国人的愤怒与诗人的怜悯进行对照,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诗人对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颈联“黄发廿年浪引领,青山万古仍含羞”,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失望交织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自责,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尾联“弹章三上累胆落,夙志不遂差堪酬”,点明诗人多次上奏弹劾,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甘放弃的坚韧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人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困境中坚持理想与信念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