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小斋喜袁太初舒叔恭两生至

春山日日寒风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窑烟,水活溪岩落冰乳。

嗟余郁郁无所适,方对青山一开户。

苍袍紫帢两少年,健足齐扳气如虎。

名区入眼疑未快,忽肯扪萝到兹土。

霜蔬处处稀尚摘,腊酒家家寒未煮。

相看气味太村野,自喜谈谐少城府。

舒郎十八白眉长,四海龙门有明父。

袁郎皎洁巧步趋,出语珠圆吾所许。

人言风骨须晚秀,早慧譊譊天谩与。

吾评此论殊未公,峻诋曾经孔文举。

歌成高轩已年倍,赋解鸣蝉容客睹。

吾山虽穷有灵迹,雪瀑丹崖相媚妩。

留君待作大雷吟,莫学痴儿生吴语。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日山中风雨频繁,有一天放晴花朵仿佛要翩翩起舞。
阳光穿透树林,照亮洞穴中的炊烟,溪流岩石上冰雪融化,滴滴如乳。
我心情抑郁,无所适从,面对青山打开门窗。
两个身着青袍紫帽的年轻人,脚步矫健,气力如虎。
名胜之地映入眼帘,却觉得不够畅快,他们竟愿意攀藤而至。
到处都是未采摘的霜蔬,家家户户的腊酒还未煮熟。
我们相处融洽,如同乡野之人,彼此交谈无拘无束。
舒郎十八岁,白眉修长,他的父亲是闻名遐迩的人物。
袁郎清白纯洁,步态优雅,言语圆润,我深感赞同。
人们常说才华要到晚年才显现,过早聪明反受其累。
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公正,过分贬低了早慧者。
歌唱完毕,时光已过去一年,我的诗篇让客人欣赏。
尽管我山贫穷,但仍有灵异之景,雪瀑丹崖相互映衬。
我邀请你留下,一起创作大雷吟,不要像吴地的傻子那样说话。

注释

寒风雨:形容春日风雨频繁。
花欲舞:形容花朵在晴天仿佛要跳舞。
窑烟:烧制陶器产生的烟雾。
冰乳:冰雪融化滴下的水滴。
郁郁:心情抑郁。
苍袍紫帢:青袍紫帽,古代士人的服饰。
龙门:比喻显赫的地位或人才辈出的地方。
袁郎:对某人的尊称,可能指友人。
风骨:指人的才华和品格。
峻诋:严厉的批评。
孔文举:东汉名士孔融,以其直言不讳著称。
鸣蝉:夏日的蝉鸣。
灵迹:神奇或非凡的事迹。
吴语:吴地方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放晴时的山间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袁太初、舒叔恭的相聚之乐。首句“春山日日寒风雨,一日天晴花欲舞”写出了雨后天气转晴,花朵仿佛在欢快地舞蹈,充满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林暄洞屋散窑烟,水活溪岩落冰乳”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活力,以及溪流中冰晶的景象。

诗人感叹自己心情郁郁,但见到友人来访,心情开朗起来。“苍袍紫帢两少年,健足齐扳气如虎”描绘了两位朋友的活力和豪迈,他们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喜。他们对名胜之地的好奇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显示出他们的率真和淳朴。

“舒郎十八白眉长,四海龙门有明父”赞美了舒叔恭的才华,而袁太初则被形容为“皎洁巧步趋”,言辞流畅,深得诗人赞赏。诗人认为,早慧并不意味着一切,风骨的真正显现应在晚年,这与当时流行的观念不同,他以孔文举的峻词批评为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诗人邀请友人在山中小斋逗留,欣赏自然美景,并期待他们能写出如大雷般激昂的诗篇,不要像吴语痴儿那样说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福建廉访辅大使遗事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

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从古仁贤有家世,名郎台阁已生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问答二首(其二)

何物非可怜,聿向翁户设。

翁好诗更佳,萧然得三绝。

他家少年丛,徒尔歌舞热。

正如阅优场,未久意先辍。

翁今一室老,高卧百念灭。

汤炉松林风,纸帐梅花雪。

时时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形式: 古风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问答二首(其一)

剡竹吾问君,班班为谁设。

一登君子堂,迥与凡界绝。

陂龙鳞故鲜,湘娥泪犹热。

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辍。

所怜无可娱,如伴枯禅灭。

千金散红裙,一镜垂白发。

定非夏侯衣,高堂挂秋月。

形式: 古风

陪阮使君游玉几

花满车茵酒满船,乱云堆里访枯禅。

林深何处无芳草,人静有时闻杜鹃。

神屋画飞青䃸磹,灵潭阴罩赤蛇蜒。

居然悟得松风梦,回首庐山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