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蛾曲

薄雾压花春悄悄,娇蛾隔帘香步少。

绿云袅娜结双鬟,金虫缀额鸾篦关。

长眉扫黛浓如山,花房惟恨一生閒。

蜀纸封缄寄心事,泪痕落处红铅腻。

南风吹愁扑天地,桂叶迷濛蕙花死。

东家燕子飞不归,罗帐晓寒生舞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越蛾曲》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哀愁与美丽。开篇“薄雾压花春悄悄”,以轻柔的雾气和静谧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娇蛾隔帘香步少”,通过女子隔着帘幕的轻微动作,展现了她的娇羞与细腻。

“绿云袅娜结双鬟,金虫缀额鸾篦关”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发饰之美,绿云般的秀发盘成双鬟,头饰上点缀着金色的装饰品,鸾篦(一种梳子)上可能还镶嵌着鸟形的装饰物,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女子的华贵与精致。

“长眉扫黛浓如山,花房惟恨一生閒”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面容,长而浓密的眉毛如同山峦,花房(眼睛)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遗憾与寂寞。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貌之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蜀纸封缄寄心事,泪痕落处红铅腻”两句,通过女子使用蜀地的纸张书写信件,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泪水滴落在纸上,使得红色的颜料变得黏腻,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情感的真挚与深沉。

“南风吹愁扑天地,桂叶迷濛蕙花死”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南风带来愁绪弥漫天地,桂叶因愁而模糊,蕙花也似乎凋零,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女子的情绪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东家燕子飞不归,罗帐晓寒生舞衣”以燕子不归巢的场景,象征女子的孤独与等待,罗帐在清晨的寒意中显得更加冷清,而舞衣则暗示了女子曾经的欢乐与现在被遗忘的舞蹈梦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哀愁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64)

刘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燕词

堂前喃喃旧时燕,春社一年来一遍。

双双并立语画梁,主家庭榭足风光。

侧身来往营旧垒,拂柳冲花还渡水。

落英飞絮太悠扬,却逐春泥入窠垒。

帘钩乍歇理毛衣,试力引雏高下飞。

美人入夜开春宴,惊绕如嗔红烛辉。

斗泉废宅今无主,苔藓年年得春雨。

形式: 古风

送叔祖吴中省亲

车轮遥遥马蹄速,远客归家不停毂。

秋田簇簇禾黍生,绕屋四散牛羊鸣。

今朝灵鹊好言语,行人上堂应拜母。

四邻八舍具杯盘,日日堂中作歌舞。

儿不远行母在宅,养蚕种田多粟帛。

却思在外富贵时,何如贫贱不相离。

形式: 古风

送周明德应诏之京师

阊门柳条未堪折,只宜相见不相别。

人生踪迹各东西,半是车轮与马蹄。

把酒送君城北路,晓日鸦啼乌桕树。

一声歌罢泪满巾,僮仆催人上塘去。

愿为辘轳缠青丝,辘轳可展心不移。

男儿出处自有分,与君那得不相离。

官家有程行莫缓,后夜相思月还满。

形式: 古风

题宋院人画盘车图

大车盘盘牵不住,小车碌碌推还去。

上阪下阪日千回,不离太行山侧路。

吴盐蜀米塞满箱,乌犍耳湿筋力强。

商人重货不畏虎,饭牛夜夜宿车傍。

妻孥不须念行旅,橐中有金皆乐土。

星餐露栉逐队行,但愿利多无所苦。

道傍往来多折轴,谁人肯戒前车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