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不论路途多遥远,最终都要回归那古老的烟雾笼罩的树林。
稀疏的人家散布,高远的天空下鸟儿飞行的小径深深幽深。
满眼皆是白云,芳草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
山色一直延伸到东海,我心中的思念又该去往何处寻找呢?

注释

行远近:不论距离远近。
旧烟林:古老的烟雾笼罩的树林。
寥落:稀疏。
人家:人家、住家。
青冥:高远的天空。
鸟道:鸟儿飞行的小径。
白云长满目:满眼都是白云。
芳草:芳草。
自知心: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
山色连东海:山色一直延伸到东海。
相思: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返乡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一句,表明不论旅途多么遥远,最终都会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旧烟林”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接下来的"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感。"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则表达了一种深远而又无法触及的情感。"山色连东海"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而"相思何处寻"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写自己的离愁。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于归属和相思的深切表达。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南史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

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闲。

风波杳未极,几处逢相识。

富贵人皆变,谁能念贫贱。

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

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

形式: 古风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

忽髣髴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

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

有婚嫁兮婴缠,绵归来兮已久。

形式: 古风

送郑二员外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形式: 古风

送段明府

遥夜此何其,霜空残杳霭。

方嗟异乡别,暂是同公会。

海林秋更疏,野水寒犹大。

离人转吴岫,旅雁从燕塞。

日夕望前期,劳心白云外。

形式: 古风